刘启:“……”好吧!真是他们家会干出的事。
刘濞更是激动不已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们一家没安好心。”
于是又对各地的藩王发出邀请,然后收到一连串的拒绝。
没错,推恩令的本质对藩王很不友好。可受害的是藩王的继承人,而非享受万人供奉的藩王本人与无法继承阿父土地的次子,庶子。
尤其是非长子的宗室子们。
他们可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啊!而且还有亲朋好友摇旗助威,从而闹得各地藩王家宅不宁,急于灭火而没空去管关中的文帝。
第351章番外(十五)
灌婴不是贪婪而胆小的周勃,飘的速度和认怂的速度一样惊人,所以在天幕爆出文帝的“真面目”后,老实的灌婴并不感到惊讶,但却迎来比他还急的不速之客。
落魄时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吏的权力有多大的周勃也和灌婴一样,即使知道文帝不是好相与的,自家在文帝的儿子、孙子那朝很可能被秋后算账,他们也没韩王信的傲气与陈豨的野心,敢于起兵给文帝一个深刻的教训——因为那个遥远的盛世实在是太诱人了。诱人到黔首明知他们会是帝国的燃料,前进的炮灰,也会选择相信皇帝,跟随皇帝,然后踏平反叛者的所有挣扎。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张苍的使者向忧心忡忡的周勃劝道:“公于高祖时为封侯者之十七,可敢与那异姓王相提并论?”
周勃不喜这种比较,但还是在每况愈下的现实打击下虚心求道:“依公所言,吾当何以保全吾家。”
使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递上一串竹简:“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公还是学张公萧公,让子弟做个富家翁吧!”
周勃打开使者的竹简,只见前排赫然写着《道德经》这三个大字。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灌婴握着烂麻绳的竹简,冲着怨气直达顶端的灌夫说道:“今我太尉,昔我布商。已得天恩,有何不足。”
“主君于今上有从龙之恩,又得高祖剖符为信,何以忠于薄情小儿尔。”灌夫依旧愤愤不平,差点喊出“主君效伊尹也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