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悲催的是,各朝各代的军户制与屯兵制,征兵制喜欢捆绑军人家属,所以在身后就是父母妻儿的加成下,他们会在以下犯上与一起赴死间选择前者。这也是历朝历代的兵变与王朝没落都是从边境开始的主要原因。
只可惜窦家叔侄只见退下来的边境老兵骑术精湛,武德充沛,却不晓得人家也是当了几年大头兵,与匈奴人在前线拼过的狠人。
谁说当兵的没有脑子?
没脑子能在吹风吃沙的环境里活下来吗?
别的不说,前三场就足以让其看清窦家的真正成色,加上这是皇帝为捧对面举办的比试与输了顶多挨顿骂,压根不会遭到报复……
所以在卫穆儿一方的体力消耗过大的情况下还能速通五六场就很值得玩味了。
“不出意外的话,对方这次会用非窦家的骑兵做幌子来引开咱们的骑兵,然后借窦家的骑兵冲散咱们的步兵阵型,就此来个围剿。”已经熟悉对面风格的卫穆儿成功演示了“我的预判在你之上”。
有一说一,虽然东西方已经研究出对骑兵特攻的武器、阵型,但也受限于军队的训练度和武器质量而难以保证对战的成功率。即便是在火器传入西方后,骑兵也未正式告别历史的舞台,而是直到1985年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现代的骑兵多是仪仗队性质与美洲的牛仔特色。
而要论起热武器对骑兵的碾压,当属英军在马赫迪起义里用二十挺重机枪全灭五万人的阿拉伯骑兵,以及在1860年里,英法联军以不到50人的伤亡全灭了大清的蒙古骑兵。
这也是刘瑞明知毕生都难以见到燧发枪的诞生,但也要继续砸钱的主要原因。
“唉!如果能把墨者工坊里的东西拿出来溜溜就好了。”卫穆儿想到那些在炼钢技术得到提升前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小可爱们,不免露出挫败的表情:“啧!墨家的动作也忒慢了,研究个大炮都要这么久,也不知我何时能提双枪上阵。”
说罢,她还装模做样地摸摸脸道:“只怕那时我都成老太婆了。”
已经与卫穆儿混熟的士兵大着胆子吐槽道:“俺倒想看看匈奴人被老太太追杀的千古奇景。”
一时间,营地里爆笑如雷。
第277章
这边因体力消耗而变得有些低迷的氛围再次变得热烈起来。
就这次的场地来看,卫穆儿的优势不大,甚至称得上十分糟糕。
《孙子兵法.行军篇》写了“四军之利”,分别就处山,处水,处沼泽,处平原这四大环境分析了如何塑造己方优势,以及对方如何借势攻击我方。
最好的己方条件是依山傍水,同时占据山川的制高点。
最烂的己方优势是盐碱沼泽地,要么快速行军至其它地区,要么在诱敌深入前快速占据占据水槽树林之利的靠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