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推荐大家看《东周列国》,真的很经典。越翻纪录片越觉得司马迁真的私货好多,根本不像在写历史。而且历史上的帝辛和周幽王真的被黑出了翔,但出土的甲骨文和战国竹简又证明这两人真的没毛病,一个是为了废除人殉和打击皇族垄断而被里外背叛了。一个是想拦住西周的颓势,不想受限于坐大的申国而玩脱了。
更绝得是,如果说帝辛,始皇和杨广被称为煤球三兄弟,那在春秋战国时的宋国,秦国,和楚国就被称为煤球三国(笑)。
不过相较于沦为战场的宋国,秦楚属于被左右开弓地打脸后直接黑化了。楚国是直接掀桌子地表示老子就蛮夷,就不懂周礼,咋样。秦国是以前那个助人为乐的舔狗死了,现在是钮祜禄·秦国。
顺带一提,周灭商和周公旦制周礼真的算是思想的转变。将天命从用人牲讨好鬼神转变为以仁德让神明赞赏,就这点来看,周公旦真的很了不起,而且周朝确实比商朝文明的多。
第90章
刘瑞在孔丘的旧宅批《周礼》的事儿很快就传遍开来,无疑是在关东一带的学术圈里投下一枚深水炸弹,导致有儒生跪在刘瑞下榻的驿站外,无言控诉刘瑞对孔丘的不敬,希望能借此逼迫刘瑞低头。
可刘瑞是会低头的人吗?
处于第二个中二期的太子表示直接无视掉他们,甚至问出“尔等要出第二个淳于越乎”这种杀人诛心的话。
跪在门口的儒生敢回吗?
他们不敢。
别看儒家把秦始皇黑的体无完肤,但是跟刘氏相比,始皇对儒家真的算是很客气了。且不谈刘邦那个老流氓和刘启那个暴脾气,就算是以好脾气著称的先帝刘恒和惠帝刘盈,都不会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毫无表示。
别看文人对伊尹的评价很高,但是在政坛上,“伊尹之事”可是非常严重的指控,严重到皇帝说出这词时,要么是皇帝死了,要么是被指控的权臣死了。
况且刘瑞也不是孤身前来,他的身边还跟着以晁错为首的各方大臣,以及过来瞧瞧太子长啥样的吃瓜群众。
老刘家和后面的老朱家都是比较接地气的存在,还没养成汉元帝的高高在上,所以对跟黔首接触这事习以为常。这也导致刘瑞跟儒生的话成了吃瓜群众的近日谈资,被他们一传十,十传百,搞得儒家喷刘瑞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吃瓜群众的嘴碎速度。
尤其是对底层黔首而言,什么《诗经》啊!《周礼》啊!他们都不懂,但是他们有眼睛,看得见儒生被刘瑞问得哑口无言,更是用朴素的价值观给周平王下了定论——这丫的不是个玩意。
连带着对《周礼》也没啥好感。
彼时的儒家虽然已经有搞舆论的意识,但是将其发扬光大的还是司马迁的《史记》,一次造出“焚书坑儒”,“烽火戏诸侯”,“赵姬为邯郸舞姬”,以及“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等离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