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叶莺回到招待所,问过招待所老板,还是没有找她的电话。
这都第三天了,陈生还没给自己来电话,信用证的事情是不是没戏了!
要是正鼎集团最终没同意开信用证,那她拿到了批条也白搭。
就在叶莺在房里急得不行的时候,有人在外面用力地拍门:“快点,你来电话了!一个叫陈生的找你的。”
叶莺得知陈生来电的那一刻,雀跃得不行。
她知道这合作如果价格上没什么问题的话,应该十有八九是稳了。
果不其然,陈生说,经过沟通申请,总公司同意开设信用证,并且是直接支付人民币。
有了信用证,她就不需要自己垫付大量资金了。
于是,两人约定两天后再次在正鼎集团会面,谈合作的细节以及每吨玉米收购的价格。
叶莺和陈生谈好细节,从正鼎集团离开以后,当即就去火车站买了一张第二天北上的火车票。
这边的细节谈好了,但是玉米供应商还没搞定呢,她得亲自去跑一趟。
买好了火车票,下午还有些时间,叶莺想去买一些伴手礼顺手给秀莲和孙琳带回去,便去了时下最繁华热闹的罗湖。
她想起她们两个好像一直穿的都是一些老旧款式的衣裳,显得人十分土气。
在此之前,叶莺一直以为在这个年代大家几乎都这么穿,所以也就没觉得有什么。
但直到来了深市后,发现这边人的穿着相对来说前卫一些。
所以她决定给她们俩各挑选一身儿新款的衣服。
逛了好几家店,凭借着自己对她们三围的目测,才将适合她们两人的款式买齐。
她给她们一人买了一身时下流行的套装,还有一些饰品。
女人嘛,不都喜欢这些吗?
北方已经渐渐冷起来了,所以她们能穿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选好孙琳和秀莲的之后,叶莺给自己整了一副“蛤蟆镜”。
这可是当代时髦男女的最爱,戴上它,档次都能提高不少。
叶莺戴上蛤蟆镜,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潮是挺潮的,就算越看越觉得自己现在的这个发型不顺眼。
太老气了。
做发型的那天她怎么没这么觉得?
这个夸张的造型在辽市那小地方,会被当成奇葩的吧?
第130章我就说,干这行的哪会有这么胖的!
一旦有了这个想法,怎么看怎么怪,叶莺当即决定一会儿回去的时候,去发廊做一个新的发型。
背包的容量有限,叶莺不打算买太多东西,所以又买了一些所谓的特产,以及一些吃的东西,便准备去做头发了。
往回走的时候,路过一家卖膏药和一些外伤药的。
上面印着繁体字,产自隔壁港区。
叶莺本想直接走过去,但鬼使神差又折回来了。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顺手买了几盒塞包里。
纪连齐和叶宁常年体能训练,应该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损伤以及肌肉酸疼。
不仅如此,她还发现纪连齐似乎经常受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皮外伤,这些药应该能用上。
而针对肌肉酸疼的话,只可惜现在这时候还没有筋膜枪,所以只能尝试一下这些膏药贴了。
她之所以犹豫了,其实还是因为周玲玲那件事儿,和纪连齐闹得不愉快了。
但她又仔细想了一想,一码归一码,就算买回来了最后没给出去,叶宁也可以用。
从这家店离开的时候,绕了不少路,叶莺才在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一家发廊。
发廊的老板是个烫着夸张大卷发的中年女人,指尖还夹着一根香烟,正在里头吞云吐雾。
门外的叶莺看到此情此景,下意识拔腿就想走了。
但一想到自己方才找了老半天愣是没找着个发廊,想着要么索性就凑合下得了。
发廊的老板娘见到叶莺推门进来,足足看了她好几眼,随即又扫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你就是小芳吧。”
“什么小芳?”叶莺一愣。
“啊,你不是啊?”那老板娘似乎知道自己认错人了,急忙走过来拍了拍座椅:“你是来做头发的吧!来来来,坐吧!”
叶莺还没搞明白状况呢,就被发廊老板娘给按到了椅子上。
“对,我是来做头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