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小些的无须避讳,可也有十二三岁的,再过两年就到了议亲的年纪,这要传出去,还有哪个敢要咱村的姑娘跟哥儿。”
沈星翻了个白眼,从他爹身后走出来,不屑地哼道:“不要就不要,当谁稀罕呢,等我进了学堂,日后即便考不中功名,那也是个识字的,不说抄书能赚银子,就是在学堂当个小先生,每月也能领五六百文,不比到镇上做活轻松多了。”
“啥,考不中功名也能进学堂当夫子?”
“季青小子你快给大伙说说,星哥儿说得是真的不?”
姚沐儿也扭头去瞧自家夫君。
沈季青唤星哥儿来护着夫郎,随即走上前道:“准确来说不是夫子,只是辅助学生完成课业的小先生,但也是有条件的,需得在学堂受教两年,且学业过关获得姚夫子认可,才有资格。”
学堂唯一的夫子姚景林,老神在在坐在一旁,大伙见他不说话,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全都尊敬得很,听沈季海在一边说,姚夫子曾到都城游学过,更是满脸敬意。
“能被姚夫子认可,那学问得老好了。”
“我觉得三旺家星哥儿说得对,宁家村有个姑娘,就因为会念《三字经》嫁到镇上去了,如今吃喝不愁,逢年过节往家里带不少节礼呢。”
“憨子他娘你眼皮子也太浅了些,那点节礼算啥,等你家茂哥儿学成了,自个儿就能往家赚银钱,到时挑个汉子入赘到你家,岂不更好。”
憨子他娘男人死得早,好不容易把哥俩拉扯大,大儿子雨天进山不小心摔到脑袋成了傻子,小哥儿如今也快到了议亲的年纪,正愁咋办呢,方才星哥儿一番话让她起了念头,想把自家茂哥儿送进学堂念个小半年,到时好说个有钱婆家。
不过这会子又变了想法。
啥有钱婆家都不如给哥儿招个赘婿,等她埋进土里,还能帮衬着些变成痴儿的老大。
“我给我家茂哥儿报名!”憨子他娘第一个开口。
接着陆续又有几户人家报名。
一炷香后,姚青云数着名册上记着的名字,小小吃了一惊。
竟有二十三户人家报名,其中两个姑娘,四个小哥儿。
他拿去给大哥、哥夫看,姚沐儿也有些吃惊,沈季青倒是淡定,他看了眼沈季海,就听后者又公布了个好消息。
“要买书册跟笔墨纸砚的,可以统一到我这报名,到时去书铺一块买了,还能便宜个几十文。”
“太好了,省下的银钱还能割斤肉给家里解个馋。”
“季青小子,这是家里腌的腊肉,不值几个银钱,你留下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