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季青将最后一筐竹筒搬上车,“装上了,娘您回屋歇着吧,忙活一早上了。”
“哎,路上当心着点。”
“晓得了。”
沈家村到岭水镇约么十八里路,平日走着要一个多时辰才能到,今日拉着板车,脚程慢了些。
摊位对面的陈阿婆见夫夫俩迟迟不到,还当后悔不来了,直到瞧见二人拉着板车拐进巷子,浑浊的眸子动了动。
“小哥儿来了。”
“陈阿婆,您这么早就来了?”姚沐儿笑着问。
这才刚入辰时,市集好些商铺尚未开张,自己与夫君来得早,是因为住得离岭水镇太远,不想这位年近古稀的阿婆,竟来得比他们还要早。
“人老了睡不安生,不如早早来守着,兴许还能多卖上几文钱。”
陈阿婆见板车后头,跟着个手脚麻利的小汉子,不由问道:“这是?”
“我弟弟。青云,这是陈阿婆。”
“陈阿婆。”姚青云跟着唤了声。
“哎。你们忙,不用理我这个老婆子。”
担心骨汤洒出,姚沐儿早上只熬了半锅,这会子支好食摊,往锅里倒了半陶罐水,用木炭小火煨着。
“夫郎,招幌挂好了。”沈季青走过来道。
姚沐儿侧目,见挂在巷口的招幌被风吹动,向上勾了勾嘴角。
“糖果子嘞,香喷喷的糖果子!”
“春牌桃符、烟花爆竹嘞!”
“新出的面脂瞧一瞧,姑娘用了貌美赛天仙,哥儿用了倾国又倾城!”
“卖包子嘞,香喷喷的大肉包子!”
……
随着日头升起,岭水镇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大街小巷叫卖声不断,只有姚沐儿这条巷口,冷冷清清,无人问津。
“这样不行,咱也得吆喝起来!”
姚青云一脸严肃,从地上蹲起身,走到巷口学着听来的叫卖声,大声吆喝道:“包子,香喷喷的大包子!肉馅儿三文一个,素馅儿三文两个,买两个送一竹筒香喷喷的骨头汤嘞!”
“买包子送骨汤?”
“肉馅儿的三文一个,价钱没变还送骨汤,还有这种好事儿!”
“卖包子的在哪儿呢,我没记错的话,咱这条街好像没有包子铺啊。”
“在巷子里!”
“哎?咱们这儿何时开了家姚记包子摊?”
姚青云的吆喝起了作用,平日里出门便往外走的百姓,闻声而来。
“这位夫郎,你这当真送骨头汤?”
“这骨头汤好香,闻着竟比悦来客栈的,还要香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