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节(2 / 2)

至于太后已经按照大汉的规制搬去了未央宫,太皇太后张嫣同样在未央宫,不过未央宫很大,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君侯,陛下久等了,还请随奴婢来。”

洛景刚刚走进宫殿,就遇到了恰好走出的近侍,近侍见到洛景满是欣喜的说道。

洛景跟随着近侍走进内殿,正见到颇为英武的刘彻,眉心之间带着一丝的焦虑,但是整个人却显得神采飞扬,这是年轻的皇帝所共同的东西。

那就是对未来的期盼,刚刚掌握大权,心中有无数的笔墨想要在天下这张白纸之上挥洒。

望着这一幕,洛景仿佛回到了当年,那时先帝还年轻,刚刚亲政没多久,同样的意气风发,想要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真好啊。”

从过去的思绪之中走出,洛景上前行礼,“臣景拜见吾皇,陛下万安,陛下万福。”

刘彻强行克制住内心的种种想法向着洛景还礼。

这是刘彻第一次正式召见洛景。

按照洛辰为君臣之间制定的礼制,秉持着臣拜君,君亦拜臣的理念,君主为三公九卿这样的高官授予官职,以及册封万户侯时,有一套相当平等的礼仪,称之为“大礼”。

这套礼仪的根本是表达,皇帝是请这些贤才来管理国家的。

洛景当然是万户侯,而且还是九卿,他虽然不是刘彻所册封的,但第一次召见,就如同册封,所以洛景行了大礼,刘彻一愣才反应过来,同样向洛景行大礼。

君臣之间这一拜,就有昔年列国争相求贤之时的景象了。

————

及孝武为皇帝,孝文旧臣皆惴惴,独景泰然若故。

孝文时,景常留宫禁,晨暮之分,但有所谒皆洞开,及孝武,侍者以此谓上,言不妥。

上曰:“东阿者,先帝之亲,朕叔也,宜悉如旧制,宫中府中无以禁之。”

景之盛隆,由此可观。——《史记·东阿侯世家》

第372章 求新求变

洛景在望着刘彻,刘彻同样在望着洛景。

刘彻是个自信心爆棚的人,他在做梁王的时候就锐意进取,敢于做事,所以刘恒一旦开始考虑换太子,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其他人,直接就将他召回了长安。

刘彻望着洛景眉间的圣痕开口道:“圣痕一向被世人认为是洛氏天生高贵的象征,似乎洛氏的兴盛就是因为圣痕的庇佑。

但在朕看来,这是何等的荒谬的言论啊。

真正让洛氏高贵的,难道不是代代出贤能之人?

难道不是洛氏所坚持的高尚的德行和出众的能力吗?

洛氏兴盛千年之久,难道仅仅是凭借素王的血缘吗?

朕以为不是这样的。

上古时的天、地、泰三皇何等的尊贵,他们的直系后裔现在又在何方呢?

高皇帝受命于天,刘氏得到了天命,于是有了如此天下之主的尊贵地位。

洛氏在大汉显贵,是因为昭公为高皇帝加冕,英侯为高皇帝佐翼,洛文王救高皇后、孝惠皇帝于水火之中,又在先帝朝摄政天下,这难道是因为素王的庇佑吗?

如今天下由朕秉持,洛氏有您在朝中辅佐朕,想必是能够继续富贵了。”

洛景闻言笑了起来,觉得皇帝的这番话很是有趣,他沉吟一番回道:“陛下天资英断,有识人用人之能,只可惜臣年老身朽,不能尽力。”

这算是微微的拒绝,但是刘彻闻言却微微的松了一口气,笑道:“洛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啊。

朕刚刚承继大位,只觉朝中纷乱,千头万绪,无法理清,正要向您问政。”

洛景端坐道:“还请陛下示下。”

刘彻便道:“朕授业之时,听闻天子的古老是难以赘述的,君王接受了上天的旨意,于是统治天之下的一切。

如果君王不能统治,阴阳的位置就会翻转,四时的顺序就会打乱,高高的山峦就会崩塌,汹涌的大江大河就会枯竭,君王不再是君王,臣子不再是臣子,天下就在这种境地之中大乱了。

朕登基以来,每每思及朝中的千头万绪,就很是忧虑啊。

这大概是因为朕不知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而导致的,所以想要问政于您。”

洛景敏锐的把握住了这番话的核心,那就是“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这八个字,是掌握着权力的人才该问的。

皇帝现在有权力吗?

有,很大!

他能够做很多事情吗?

做不了,这是现实。

所以刘彻想要问洛景怎么才能够获得做事的权力。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最新小说: 装失忆后和宿敌互演情侣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寻心 上头 [综武侠] 漫卷红袖 [综漫] 当魔卡少女开启炮击模式 海洋求生,开局一根超级鱼竿 外婆家的小饭馆[美食] [综漫] 能力是金钱至上主义 穿成冷宫废后去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