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节(2 / 2)

辽东燕国蓬勃兴起,多少寒门往其国而去。

若是有中原豪门子弟愿意前往,富贵就在旦夕之间。

先汉时,面对衰落的汉廷,家族子弟在积极的救世,甚至搭上了昭忠毅公的命。

但上次回到家族,你就知道家族对汉廷已经处于冷眼旁观的状态。

不像现在的士族一样将汉朝拖向深渊,已经很克制了。

毕竟双方之间有香火情。

你想要扶助汉廷,家族方面几乎不会给你提供帮助的。”

洛倩的话有些凉凉的,洛川闻言,嘴唇微动,过了许久才轻声道:“夫人,我明白的。

但英侯传承三百年,与天下其他家族不同,一片赤诚忠心,我不能让它在我这里断掉。

家族要传承千年,万年,直至时间终末。

英侯会随着大汉兴衰而存亡。

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这样的压力。”

夫妻两人都知道,他们两个活着的时候,大汉还没有败坏到会灭亡的地步,但是等到他们的孩子长大,遭遇的情况会远远超过现在。

……

受到禁锢的人,根本就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毕竟这次的禁锢是直接五服,再加上还有弟子门人,这数量简直就恐怖。

但党锢之祸的发生似乎对朝廷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该是怎样还是怎样。

皇帝对此表示非常满意,这就是他的想法,偌大的朝廷离开了谁都会转的,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大量士人离开朝廷,空出了颇多的官位,皇帝兴奋的将三个九卿高位卖了个好价钱,足足一亿钱。

又一次对士大夫们大胜的宦官愈发猖狂起来,除了少数几人,其余的常侍以及宦官子弟,面对噤声的朝廷和天下,愈发变本加厉的开始了收刮。

不仅仅是宦官子弟,那些本地郡县之中的豪强同样跟在这些人身后,要么兼并土地,要么就将宦官子弟收刮过,无法存活的百姓收拢到家族之中,成为他们的佃农,成为朝廷户籍中“消失的人”。

轰轰烈烈的,所有人都在挖着这个庞大王朝的根基,只等它轰然倒下!

————

“党锢之祸”是东汉末年不能绕开的政治事件,造成的结果是极其严重的,后汉书《党锢列传》中记载,“党锢之祸,士人下狱死者数百,清正之士绝于朝堂,附从者锢其三族五服。”

从根本性质上来讲,这是一次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是代表臣权的士人集团与代表皇权的宦官集团的对抗。

笔者通常仅仅记录这种政治斗争,而不带有偏见性,但党锢之祸不同。

宦官们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角度,都不具备正义性,挺身而出的士大夫不仅仅代表了本阶层的声音,相对于宦官来说,这些士大夫同样在为百姓发声,弘扬清正,贬斥不法,具有正义性。

“党锢之祸”的危害极大,它造成了士人阶层中较为先进的一批士人与汉王朝离心离德,可以说东汉统治的根基彻底动摇,并造成了后续一系列的恶果。——《汉王朝兴衰史》

第573章 太平道!

天气渐渐转暖,春意拂过冀州郡国之间,沉睡了一个寒冬的桑树开始抽出翠绿嫩芽。

冀州是当之无愧的诸州之首,不仅仅人口、土地等冠绝诸州,就连商业都极度发达。

刚刚转暖,通行诸郡国之间的直道上就布满了往来的商旅。

农夫在田中劳作,他的皮肤满是黝黑,上面布满了老茧和皱纹,宛如枯萎的老树一般。

农夫时不时望两眼旅途上的豪商,已经逐渐麻木的眼中显出几丝艳羡。

处于同一片青天之下,但是人生却是如此的不同,只不过一幻想,然后又低下头耕作着豪族的土地。

这里曾经是他的土地,但是现在不是了。

应该感恩的。

毕竟自己卖掉了土地,救回了儿子,给豪族种田的交的税,比给朝廷低,还不用服徭役,能够更舒服的活下去。

在这个时代,种自己的地,好多人都死了,因为不够给朝廷交赋税。

想着这些,突然一阵头晕,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

倒在地上的声音将周围人吸引过来,见到他躺在地上毫无声息。

不禁一阵惊慌,连忙大声急呼道:“三郎,三郎,你怎么了?”

自然是不见动静,若不是还有气息,众人简直以为他是死了。

“唏律律。”

一辆装饰极其朴素,甚至可以说是陈旧的马车恰好经过,然后停在了路边。

众人好奇的望向这辆马车,猜测是什么贵人,可是有什么要事。

毕竟光是马车和拉车的马,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担负的起的东西。

只见一个手持九节杖身着道袍的道人走下马车,年约四十许,很是清瘦,肤色带着些黑,但一脸和善,颇让人升起亲近之感。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最新小说: 装失忆后和宿敌互演情侣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寻心 上头 [综武侠] 漫卷红袖 [综漫] 当魔卡少女开启炮击模式 海洋求生,开局一根超级鱼竿 外婆家的小饭馆[美食] [综漫] 能力是金钱至上主义 穿成冷宫废后去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