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也就是这阵子,又不是每天都有,只要去干了活就结现钱。十天后,隔天去一次就好了,一个月后,也该下雨了吧。”
林小福帮赵子诚洗头时,便说起晚饭后去杨三爷爷家的事。
若非当时老婆子就在附近恰好听见了,她到是可以省下十文钱。
当然这个念头也只是在心里转了转就否定了。
她给价高并不是不知工价行情,而是觉得从河边挑水到山上,这路远还难走,比平地干活辛苦。
这也是她宁愿花钱请人,也不愿意让赵子诚每天这么辛苦的原因。
既然赵子诚都辛苦,普通村汉自然也不轻松。
这是辛苦钱,不应该斤斤计较的。
第347章 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夜里,赵子诚没有再闹林小福,但两人却相拥而眠,比以往又亲昵自然了许多。
第二天早起,林小福揉了面,赵子诚挑了水回来。
俩要就趁着天光去河边,林小春开始做馒头,林小禄在院子里一边跑步、一边背书。
见大姐和大姐夫要去打渔,他立刻要跟着去,却被林小福拒绝了。
“等下你和娘把鱼晒出来,再等馒头熟了,你送馒头来。”
林小福叮嘱着,林小禄这才停下了脚步。
仲春的清晨,朝霞满天、清风拂面,路边沾着露水的草木自有一股乡野的清香。
赵子诚将渔网装进大背篓里提在手中,林小福也背了一只小背篓,俩人脚步轻快地往河边而去。
赵子诚身上穿的正是那件已被铁沟挂了个小洞的短衫。
因而今天他没敢将网再往肩上搭,而是用背篓装了。
路上有挑水的大叔见了,眼睛顿时亮了亮。
“赵二今天就打渔呀?”
“哈哈,今天打渔好啊,我家婆娘也想晒干鱼咧。”
“回头我也买去,听三叔说,小鱼干煎好下酒咧。”
“……”挑水的、肩锄头的,几个人碰面之时便随口聊了几句。
赵子诚和林小福只是与他们打了招呼,便下坡往河边去了。
晨光沐浴在河面上,微风荡起层浪缓缓向远处推开。
这时候还没有人来洗衣,河边很安静。
“夫君,我们先去老地方吧!”
林小福蹦蹦跳跳跑在前面,一路跑到河边时忽然回头喊了起来。
她说的老地方,就是水面最深、鱼也最多的那一处。
不论是在河对面,还是在河这边,都是那一处鱼资源最丰富。
今天他们不用辛苦半天去还村里人情。
今天他们高兴下几网就下几网,打上来的鱼有人买就收钱,没人买就自家晒。
这样的打算,让林小福心里轻松,连肩上的担子都仿佛没有那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