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富挑了挑觉得还行,林小福又把两包差不多重的散布塞进去,顿时被他连翻几个白眼,却是不敢抱怨。
之后其他布匹还有中衣料子,都装在赵子诚的箩筐里,装得满满的,后来林小福也拿了两只大背篓来。
为了让赵子诚少跑一趟,她把小弟小妹也叫上了。
她和小妹背的大背篓,把一些散布都装进去,小弟背的是小背篓,里面就放了首饰和布头包袱。
因为他们全部出动,赵子富又试了试担子,求二嫂把筐里的再拿些出来。
于是林小福和林小春又各拎了一只包袱在手中,林小禄也把装了两只烤鸭的篮子提上了。
总算是收拾好了,大家一起出门。
赵子富本来是打算在这边吃饭的,但眼前情况,他哪里敢提?再说二嫂都准备了两只烤鸭了他还要怎样?
自然是欢喜地跟着出门了。
林余氏帮着把屋门锁好了,便在厨房门外坐着,饭菜都做得差不多了,只等孩子们回来就可以吃。
这一路虽然没有用上驴车,依然很是招摇。
但为人子媳、为人兄嫂,挑担送回去的,总比当爹的跑到儿子这边来拖的要好看一点。
毕竟这一看就不只是添妆了,涉及到嫁妆的东西,本就应该是为人父母的应该操心的。
哪怕这份嫁妆里有兄嫂的份儿,也是应该先交到公帐上再统一置办的。
说不得,赵家的情况就是这么复杂又简单。
但在明眼人看来,已然明白,那恶婆婆是拿捏不住这厉害媳妇了。
这厉害媳妇是宁愿自己去买东西送回赵家,也不会把钱交出来的。
第1134章 人情这东西
赵家,虽然茶摊还没有收了,但这时候,说了亲的赵迎春却是不用每天呆在那儿了。
因而这些日子,她都是早上过去帮着开摊,上午就会回家来做针线的。
而赵子添则是帮着爹去镇上送货,赵张氏就过去一同开摊,不再让她跟着往镇上跑了。
鱼有去处,虽然没有沿街叫卖赚得多,却要轻松得多,也不需要耗去那么多时间。
有多的鱼就沿街卖一卖,没有就送完货直接回家。
而酒楼要的鱼丸子,也是直接送货,不用多做了再辛苦叫卖。
更因最近打上来的鱼越来越少,又有方家的鱼要供应,他们不敢损了镇上的订单,自然是让赵子添在家中多下几网,不行就让茶摊少卖一些鱼丸子。
也因此,如今茶摊是早上由母女婆媳三人去开摊,送完鱼后,赵长禄就去守摊,赵迎春回家做家务和针线,赵子添就在家继续打渔。
也难怪昨晚赵长禄说有多辛苦,只因他的亲子也快承受不住这份劳累了,不然也不会想着把茶摊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