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皇帝长叹一声,“随缘吧,该怎么出题就怎么出题,抽不抽得中作诗,全看天。”
胡万清行了礼出去,皇帝看着在御书房里伺候的全公公,叹道:“小半个时辰,该怎么还是怎么。”
全公公认真道:“陛下,至少您知道以后该怎么处理跟国师有关的事项了。”
还的确是这个道理,皇帝轻松的笑了一声,“就这句话,已经有了国师几分风采了。”
全公公感慨道:“多谢陛下夸赞。”
跟一众同僚寒暄完,顾庆之到了礼部。
礼部钦天监待顾庆之的态度差不多,是恭敬中带了亲切,亲切中又有骄傲。
毕竟他是这两个部门名义上的老大。
理论上这段时间该是礼部最清闲的时候,会试殿试都考完了,也没什么大型典礼要举办,更加没大国朝贡。至于祭祀,下半年最重要的几场祭祀,祭月在秋分、祭天在冬至,下来就是过年那一套,也离得挺远。
日常的小祭祀,多半都是太常寺负责的,也忙不到礼部。
不过顾庆之今日来,却见一众官员都聚在大厅里,面色也偏红,明显是在激烈的讨论什么问题。
各自行过礼打过招呼,顾庆之往桌上一扫,便笑着问道:“这是给勋贵宗亲出题呢?”
礼部尚书薛大人回应道:“正是。宗正大人的意思是严厉些好,不过礼部也有几位宗亲任职,说像宁荣二府那样不知好歹的人少,孟侍郎又说要不要把驸马也纳入考量,还说公主的长子生下来就是锦衣卫千户,也该要考一考的。”
说完这个,薛大人又小声提醒一句,“孟侍郎早年曾选过驸马的。”
明白了,这是没选上因爱生恨啊。
顾庆之笑道:“陛下吩咐的是宗亲跟勋贵,驸马虽然也算得是勋贵,不过陛下明显没这个意思。况且驸马有公主管着,不如先作罢?也好早些出结果,免得陛下觉得礼部拖延。”
薛大人笑着应了一声,“大人说得是。”
虽然有点利用他说话的嫌疑,不过顾庆之也不在意,本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尤其这政策,也不能直接把所有人都包含进去,打击面太广,实施起来就难。
至于锦衣卫这一条,顾庆之倒是听尹恩立说过不少,他也觉得锦衣卫里头光吃不干活儿的人太多,该削减人手的,只是若真叫礼部出题考,那锦衣卫这陛下鹰犬就要受制于文臣了。
“锦衣卫这个再别说了。陛下必定不答应的。”其实这一条顾庆之觉得薛大人未必不知道,只不过还是那句话,他说出来就能减少扯皮,也算提高效率了。
顾庆之拿了考题看了两眼,能看出来文臣对勋贵跟宗亲都挺不满的,考题里还夹带了不少私货,类似于骂人蛀虫这种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