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便劝道:“老太太那边得有人看着,她素日喜欢宝玉,不如叫宝玉陪着她,老太太也开心。横竖宝玉考不了科举,平日里老太太又疼他,原该他出些力的。”
贾政点了点头。
这才是第一步,贾政收拾了书房,又找了四书五经来看,他想干什么,贾赦难道不知道?
“依我看,你既然想考科举,不如留在京城。”
贾政慌忙抬起头来,还有点不好意思承认,毕竟这么大年纪了,“不是,我没有——”
“从小的兄弟,我知道的。”贾赦语重心长的劝,“京里虽然也是科举大县,可比金陵强多了。京里是人多,可金陵除了人多,读书风气也比京里好,若是不分南北卷这么考,三百个进士里,至少两百五十都是金陵这一圈的。所以我劝你留在京城。”
一来留他们在京城吸引隔壁贾珍的主意,二来隔得远,将来就算他带走大半财产,贾政都五十多的人了,来回路上两三个月,他还能过来抢不成?
哪怕就算贾珍想怎么他们,也得考虑路途遥远。
“我经营老家,你在京城科举,将来……未必没有回来的一天。”
这话就又叫贾政生出不少信心来,还有家族命运全压在他肩膀上的使命感,贾政重重点了点头,“我留在京城科举。”
贾母这会儿已经睡了,因为觉得贾家子孙不争气,所以不打算跟他们通气儿讲明白是为了什么,再靠着话说话一半,以及暗示引导就是不明说的说话方式,贾赦贾政兄弟两个也商量好了要架空贾母,从此不听她主意。
而且这架空一旦开始就没法走回头路了,毕竟兄弟两个连夜商量出了名单,挑了不少老太太的人出来,打算借着削减下人的机会,一家家发卖。同时为了不叫贾母看出来,还叫贾宝玉去缠着她,叫她没空理会别的。
贾政答应的这样痛快,都叫贾赦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么一来,等老太太事后反应过来,二房就跟他们大房一样讨人厌了。
正在贾家在自杀自灭的路上一路狂奔而去的时候,顾庆之也被皇帝派了个新差事。
协助清理大运河。
御书房里,皇帝指着大运河全图,详细给顾庆之解释。
“大运河是个南北朝向的人工河道,南边的水多,还有几个大湖,水源很是充沛。但是北边,尤其是会通这一段,以及再往北一点的临清这一段,都是小河不说,连泉水都得用上,有的时候还得靠下雨。”
水不多流速就慢,流速慢了泥沙就容易沉积。这个道理顾庆之还是明白的。
“原先是一年清一次淤,太上皇是安排在二月的,可二月没什么雨,天气也太冷,下河清淤的人,一大半都得生病,这样下来清淤的效果就不太好。这些年大运河的水位是一年比一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