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林黛玉也挺开心的,她笑道:“这事儿倒是不能算在我好上,主要还是安国公出了力。不然我父亲不过一个巡盐御史,一年换一次的职位,纵然他当了六年的巡盐御史,也不能得陛下这样的看重。”
一说到顾庆之,林黛玉话说都比方才欢快了,灵感也来了。
“真要说起来……外祖母,想得宠不能做别人能做的事情,就像荣国府,当日荣国公打天下的确是天大的功劳,可就算没有荣国公,也能有别人,可安国公就不一样了,就他能求雨,所以他想要什么,陛下都愿意给的。”
看着贾母略显僵硬的脸,林黛玉笑道:“荣国公封国公,是因为他有大功劳,可安国公封国公,是因为最高就到国公,再没别的了。外祖母,您知道这里头的区别吗?”
贾母如何不知道,就算以前不知道,现在也知道了。
她呵呵讪笑两声,“你倒是跟他亲近。”
林黛玉害羞一笑,“真是的,外祖母怎么好跟人说这些话,怪羞人的。”
贾母凭借自己力气坐了起来,又把枕头摆好靠在腰后。
她不能再躺着了,躺着气儿不顺,还是得坐起来,不然早晚都得被憋死。
贾母开口先笑,“他当日奉了皇命去扬州接你们,又被你父亲收做关门弟子,你们回来京城又一直在他府上暂居,还有——”
贾母还是没把那生日宴说出来,说出来她就笑不出来了。
“如今看来,你父亲是想把你许配给他了。”
林黛玉把脸一捂,嘴角翘得怎么也压不下去,“竟然这样明显吗?还没交换庚帖呢,也做不得数。”
她这一句话说得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贾母越发的生气了,可生气归生气,笑还得笑。
不过这一生气,贾母有点上头,竟然没察觉出来她怎么不害羞了。
“不过……”贾母话音一转,叹道:“他出身毕竟不好,你看京里这些勋贵们,有哪个动了念头想把女儿嫁给他的?一个都没有,你这样……未尝不是你父亲想要报恩,才把你嫁过去的。”
林黛玉惊讶的看着贾母,她如今彻底明白京里的世家是怎么划分的了。
就说安国公的婚事,够得上他这个家室的人,基本都是核心圈子,都知道他的神异之处,没人敢,也没人觉得自己女儿配,人家想的都是能不能勉强当个妾?
再下来一等的人,虽然不知道他的神异之处,可知道他是皇帝心腹,知道他是安国公,单从家室来说,一样是不配的。
再往下,才是荣国府这样的人家,自己勉强支撑朝不保夕,还要同情安国公找不到夫人。
林黛玉害羞道:“俗语说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我……我听父亲的。”
这样大胆的话,就算是故意演戏,就算没当着顾庆之的面说,也叫她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