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 (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16节

(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16节(1 / 2)

李世民几乎找不到言语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他泪水横流,几乎捶胸顿足。

“五十年了,便是什么乱子也该平了,怎能就这样将他们忘了!怎能五十年也不过问、不去营救他们啊!”

林菱讲着讲着,却想起了曾经一挑十七国联军的那群最可爱的人,还有那血泪斑斑的十四年,就沉默了下来。

不论古今,在华夏最危急的时刻,他最勇敢的孩子总会挺身而出。

贞观群臣又悲又气,而问出安西军的“快活小三郎”,却是已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唐玄宗李隆基,他如今退居南内兴庆宫,已被迫成了“太上皇”。

居住在兴庆宫的李隆基每日与梨园弟子唱戏玩乐,早已不再过问国事,但不论如何寻欢作乐,他心底深处依旧忧郁寡欢,尤其对杨贵妃的死耿耿于怀,他想将玉环改葬,但却被那该死的李辅国阻止。

他只能每日佩戴着玉环生前使用过的香囊,又命宫中画工绘制了一副玉环的肖像,就挂在日常起居的别殿中,朝夕视之。

仙迹突然出现,让李隆基死水一般的心开始有了波动,但他先是因“快活小三郎”这疑似倭人的名号为耻,不愿出声,后是因为仙迹无意间提及了安史之乱,他生怕被太宗与女皇陛下知晓是他造下的祸乱,更是一句话都不多说,直到仙迹中有人提到安西军。

安西军,他当然知道骁勇善战的安西军,因为安史之乱爆发后,便是他下旨将大量安西军都护府驻军调往中原平叛,谁知,却因此导致了吐蕃趁机进兵安西,如今,长安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安西军的消息了。

李隆基老年怠政,却不可否认曾经也是个能干的明君,或许是仙迹的叹息触动了他早已麻木的心肠,他竟然下意识打听了安西军。

没想到,却是如此之惨烈!

很长一段时间,李隆基都不认为自己有错。

他是天子,本就受万民供养,他取乐于富贵,又有何错呢?

是安禄山欺骗了他!

“安西军……安西军……”

李隆基别过脸去,微微闭上了眼。

是他错了吗?

“高力士,传朕口谕给亨儿,他既已因相州之败罢免了郭子仪,对其弃而不用,不如便让郭子仪领兵前往安西吧……”

李隆基说完这句话,又换上戏服与梨园弟子编新曲去了。

高力士躬身走出了兴庆宫,听着身后的靡靡之音,不由想到,按仙迹所言之时日,如今安西军只怕已经是孤军奋战的第八年了……

秦,嬴政即便知晓那是离大秦无比遥远的一个朝代,却也不禁肃然起敬,这样一支军队,即便覆灭也必将为后人传颂!

汉武帝时期,刘彻又有了新的羡慕对象:“那安西军坚如铁,真不知是如何练就……”

简而言之,他想要。

宋朝,赵匡胤也沉重地感叹道:“安西军之顽强举世闻名啊,谁又能知晓,安西军之后,中原再也无法重返西域,直到如今,更是连燕云十六州都不能触及,哎!”

感叹完,赵匡胤又有些别扭。

我大宋臣民不向宋朝皇帝求告,为何要去哭昭陵啊?我大宋听起来也传了十几代,竟没有一个如唐太宗一般的明君吗?

明朝,朱元璋也跟着叹了一回安西军,但大部分心神都还留在自个以后的皇陵上,提着心等林菱往下说明朝皇陵,谁知这时在厨房忙碌的林爷爷走了出来:

“汤饭都放进锅里蒸了,妹妹,现在可以去拿快递了,村子里不比外头,驿站那边关门早,还是早点去吧。”

林菱便止住了话头,拍拍手站了起来:“好的,爷爷,那现在就出发吧,我东西实在太多了。”又对直播间说,“不说这些啦,朋友们,来吧,让我带你们感受一下农村三蹦子的快乐!”

朱元璋:???

不,咱的皇陵还没说呢!

他着急地在直播间发问:

【棣子,开门,是爹地:主播,好歹把明陵讲完再走啊!】

林菱却没看到,她已经拿着手机支架站起来了,跟着爷爷走到了院门口,借来的三轮车正停在那儿。

于是各朝各代的人都又看见了与先前见过的那些铁盒车不同的、一辆漆成蓝色带着后斗的铁车,不由又被吸引了。

相同的是,这个车子前头也没有站着拉车的牲畜。

明万历八年,张居正面前已搬来一张矮几,他便随地而坐,开始记录方才所见所闻,他不必随侍宦官代笔,而是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这是他的习惯,他脑海中总是装着各种各样的事,想着这些事时,也并不耽搁他手头在做些事情。

在他笔下,除了记了美洲产玉米番薯等物之外,还额外写下了一行字:女校。

在林菱与那中年妇女争吵时,张居正格外留意到了她曾说将遗产都捐献给了山区女子学校的女孩子们,供她们读书。

后世书院竟分男女么?

他们让女子也读书……

正对这件事沉思时,随即,他便听见了林菱的话:“我们农村”。

在没见过袁隆平那段影像时,张居正也没有将林菱与她爷爷,还有这间小院认为是乡野村舍,直到他看到了那些刀剑般耸立的高楼,那高高架在半空的道路,那不知用何物铺就的宽阔驿道,还有那里头的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如此健康、健壮而光鲜,里头挤挤挨挨如此多人,衣着形形色色,却都有衣穿、有鞋穿,他们没有满脸黄土与尘埃,也没有皲裂的四肢,更没有瘦得头重脚轻的孩子。

他才意识到了后世的城与乡之间,在百姓身上已经看不到多大差别,差别仅仅在建造的宅院、道路不同罢了。

张居正并非世家子弟,他出生时因祖父已在辽王府当差,家中境况略微好了些,但为了供他小叔、父亲张文明与他三人读书,家中也谈不上富裕。

他见过冬日里倒毙在路边的穷人,那些人的土地大多都被地主、藩王侵占,没了粮食,又无家可归,到了冬日便活不下去了。他们身上仅有一件破破烂烂的单衣,有的连单衣都在冻死后被人扒去了,赤条条地躺在雪地里,浑身都被冻成黑紫色,他们没有鞋,脚底一层厚厚的老茧,早已冻得裂开,几乎深可见骨。

城里的厢军会推着平板车,从街头一路抬尸到街尾,最后全都倾倒在乱葬岗上。

而江陵城外的乡野,也多得是从小就赤脚跑着长大的孩子。

农村。

最新小说: 饕餮盛宴 别咬我的精神体 我的母老虎 兽世之驭鸟有方 小猫咪靠吃瓜成为星际团宠 可惜神多无情(西幻nph) [综] 我把你当朋友 [韩剧同人] 之复色 [韩娱同人]之温色 [原神/崩铁同人] 带着抽卡系统穿天灾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