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见到贾史氏的时候,也不自觉的会对比一下两人,慢慢的荣国府这边有些事情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了。
这个时代的人都喜欢礼佛、拜佛,子歌对此虽然不相信,但是若是能够借着去庙里烧香的机会出门散散心,她也还是很热议的,就当是去“春游”,看看大自然的风景,也是极好的。
而这次碰巧,荣国府的众人也都来庙里烧香,两家人正好住的是相对的院子。
要说这贾家和王家其实还是很有几分渊源的,毕竟两家人的祖辈那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之后一起跟着太·祖打天下,贾演、贾源和王县伯他爹也还是很有几分“同袍之谊”,三人又是同乡,按理来说关系应该很铁,最起码的也应该比贾家跟史家的关系铁。
毕竟“贾史王薛”虽然在日后称为什么“四大家族”,说什么他们祖籍同是金陵,都是同乡什么的,但是真正算起来是同乡的,只有贾家和王家,人家是一个村出来的。
而史家——是他们哪里县城里杀猪的,薛家——人家一直都是商户之家,早年就是有钱人家,跟他们那些泥腿子可不是一路人。
可是——只能说可惜王家早年想不开,娶了个糟心的儿媳妇回来。
贾演的媳妇是早年就订好的亲事,对方虽然也是贫苦人家的姑娘,但是性子是极好的,是那种典型的被这个时代教导出来的女子,温顺恭敬,孝顺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
而贾源的媳妇则是后来起义之后,有些成绩之后娶的,而且那个时候贾源刚刚占领了那个城镇,现在荣国府老太太的娘家就在那城里,那时候天下大乱,很多前朝世家瞬间被杀到灭族的也不少没有,毕竟那个时候起义军是前朝都已经打出火起来了,虽然还没有屠城的事情发生,但是——谁有能保证?
世家是厉害,但是起义军真要杀疯了——灭了他们,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贾源上门求情的时候,裴家同意了,而且出嫁的还是家中的嫡女。
不然——能怎么办?是“牺牲”一个女儿,还是拉着全家去死,裴家自然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裴家女倒也是通透的人,虽然出嫁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都已经嫁到贾家了,她也会努力让自己过好。
而贾源也是个聪明的,他想要的是一个能够帮他搭理好家里一切,教导好孩子的妻子,他知道只有让对方将自己当成是他们家的人,才会为了他们的家谋划。
所以贾源在婚后对裴氏也是极好的,两人不管如何,倒也相敬如宾的过了一辈子,在这个年代里都已经能算是“模范夫妻”了。
或许是因为贾源跟裴氏两人之间虽然算不得恩爱有加,但是相敬如宾的过了一辈子,贾源后院也是干干净净没那么多糟心事,导致了贾代善在后院那些事情上都能算是一句“一窍不通”了,才使得贾史氏在荣国府后院搅风搅雨那么多年,最后直接拉着荣国府一起玩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