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打发小猴子们摘了好些山葡萄、野石榴之类的回来,那是让唐圆给酿酒、做水果干的。
今儿晚饭唐圆做了一锅麻辣兔、蘑菇炖野鸡,全是硬菜。
留够自己和封辰吃的,她把剩下的分给猴王它们,答应犒劳它们的。
正准备吃饭呢,几只小猴子嗖嗖飞奔而来,指指点点,“嘎嘎嘎……”
有个笨蛋挂山上了,哈哈哈。
封辰听懂了,跟唐圆说一声拎着爬山安全锁套去把季宏岳给救了过来。
季宏岳战战兢兢地下山,手脚虚软发抖,看得唐圆直笑。
季宏岳:“你挂石壁上半天你也抖。”
他拿筷子去夹旁边瓦盆里的麻辣兔。
“吱吱。”几只猴子冲出来,一把推开他,抢了盆子就跑。
这人不但笨还馋,抢猴子的肉吃!
猴子吃顿肉容易吗?
收稻子累半死!
季宏岳半瘫着吃肉,香得入了魂儿的感觉,眯着眼感慨:“你俩这小日子过得,真是山中岁月长,不管人间事儿,连猴子都收服了。”
以封辰的本领,别说收服一群猴子,收服一群狼他也不意外。
唐圆把新蒸的大米饭拨给他一半儿,舂米舂得猴子吱哇乱叫,吃顿大米不容易,且吃且珍惜吧。
封辰看了唐圆一眼,有点后悔救季宏岳上来,应该给丢回去。
他从自己的搪瓷盆里拨了一些大米给唐圆,可舍不得她少吃一口。
季宏岳很没眼色道:“我感觉我应该继续挂在山上喝风?”
第62章说秘密
深秋天空格外高远,星子都愈发明亮,却也衬得山中黝黑一片,山林中传来各种奇怪的声音,有点瘆人。
不过有封辰在身边,不只是唐圆不怕,季宏岳都觉得有安全感。
封辰在山洞外燃起大堆篝火,取暖驱寒,还能烤地瓜、核桃松子栗子什么的。
深秋的夜冷,山里就格外冷,篝火烤着前面热烘烘的,后背却冷飕飕的。
封辰就坐在唐圆后面替她挡风,她若是累了冷了也能主动靠在他怀里。
唐圆和季宏岳聊天,封辰帮唐圆捏核桃和松子吃。
三只猴子在旁边咔嚓磕松子,间或吱吱喳喳不知道笑话谁。
季宏岳把这些天的事儿告诉了两人,感慨道:“我以前费劲巴拉干不成的事儿,你们一篇稿子搞定了。”
唐圆摇头,“咱不能吃十个包子饱了,就以为前面那九个是浪费吧?”
前面那九个不吃,最后这个包子就是第一个呀。
如果没有季宏岳、唐炳德以及社员们的努力,她这篇稿子就是一篇稿子而已。
她知道唐炳德等人一直致力于减轻大队农民负担,争取减少棉花任务多种其他更合适当地的作物,只是大队长人微言轻,有支书和刘光明等人压着,他的声音太微弱,根本传不出去。
她知道季宏岳心怀抱负,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想掀开那些蠹虫的倾轧,只是他势单力薄,险些丧命。
她也一直想自己除了教大队种地、种草药之外,还能做点什么。
这篇稿子是临时起意的,被刘支书、赵股长等人不许她打扮封辰刺激的,她为了暗搓搓跟他们叫板就写了投稿。
单纯写发型当然不行,那不是吃饱了撑的么?现在又不是时尚流行的年代。
她就把前进大队很新颖的水稻和新颖的发型结合起来写,写社员、写劳动、写党的政策,然后暗藏种植结构转型的事儿。
说为了这碟醋包了这顿饺子也行。
效果好得超出预期,也算无心插柳柳成荫,最后好处还是落在大队上。
这是意外收获,也是必然的结果,是季宏岳潜心扎根又能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
她笑道:“大队调整了产业结构,以后就好多了。”
不种棉花也不会轻松的,农民就是这样,要想吃饱饭就有干不完的活儿。
但是不种产量极低又极耗时间的棉花,他们可以种更有经济效益的作物。
如此以来,大家有盼头儿,心里压力减轻,自然活得更轻松些。
季宏岳已经困了,他眯着眼睛问封辰,“以后大队调整了种植结构,收入会增多,你也有更多用武之地,这山里的地还种吗?”
在季宏岳看来,山里环境好、惬意,但是交通不便、物资短缺,不宜居。
再说封辰能打猎、采药换钱,其实不需要非得种地。
种地不只是累,还耗时,会把人捆在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