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呈上在后阁发现的物件。
盛隆和沉默地打量。
阁内越发寂静,不敢有一声大气。
终于,他淡淡开口:“把人带上来。”
王洁儿与许娉婷被带上了阁楼。
望着端坐在上首的太子与太子妃,以及垂首侍立、鸦雀无声的一干宫侍,王洁儿瑟缩了一下,面露不安。
相比起来,许娉婷要镇定许多,恭敬地下跪行礼。
王洁儿落后一步地跟上。
下一刻,一条扎着口的麻袋被扔到两人跟前,扬起细微的尘土,像受到刺激般浅浅蠕动。
王洁儿吓了一跳,许娉婷也露出少许不安之色。
吉量尖细着嗓音询问:“两位贵人可知晓,这里头装的何物?”
王洁儿紧张地回答:“是、是……”
“……是,方才被晏姑娘抓住的那条蛇。”许娉婷轻声接话。
“正如贵人所言。”吉量笑眯眯地肯定,“不过,如今已是深秋,怎么会有此物出现在长安城内,在这东宫里呢?不知贵人可否为奴才解惑?”
王洁儿不安地回答:“这……妾身不知……”
许娉婷轻声道:“是……因为郡王妃熏了一味引蛇香,才会将蛇引来……”
王洁儿神色一震,不可思议地看向许娉婷:“你、你莫要血口喷人!什么——什么引蛇香?我根本没有听说过!”
接着,她惊惶不已地看向觅瑜,分辩:“太子妃明鉴!妾身绝无此心!请太子妃明鉴!”
从刚才开始,盛隆和一直冷眼旁观两人的反应,此刻淡声道:“郡王妃是否有心,一试便知。”
吉量闻言,立即示意宫侍上前,解开麻袋的扎口,很快,一条青色的细蛇缓缓蜿蜒而出。
王洁儿发出一声尖叫。
她看上去很想逃跑,但因为没有得到太子或太子妃的允许,她不敢擅动,只能跪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青蛇朝自己爬去。
跪在一旁的许娉婷脸色也不好看,勉力维持着镇定,额头不断渗出冷汗。
在青蛇距离王洁儿还有一指时,一名宫侍上前将其擒住,重新放回麻袋里。
王洁儿浑身发抖,无力地软倒在地。
吉量示意另外一名宫侍上前,在她身上搜出一枚香囊,递给许娉婷:“贵人请看,郡王妃身上的引蛇香,可是出自此物?”
许娉婷微颤着手接过,嗅闻一番,回答:“正是……”她的声线有些不稳,显然也被刚才的情形吓到了。
吉量笑眯眯道了一声谢,亲自将香囊呈给盛隆和。
盛隆和接过看了一眼,转手递给觅瑜。
觅瑜先是闻了闻香味,接着吩咐慕荷剪开香囊,将里头的香料摊在桌案上,仔细辨认,对盛隆和点了点头。
“的确有一味引蛇香。”
这话一出,王洁儿脸上的血色登时全部褪去,几欲晕倒。
她强撑起瘫软的身子,颤声辩解:“太子殿下明鉴!太子妃明鉴!妾身绝无此心!这、这香囊的事情……妾身真的不知道!”
“妾身愿意对天发誓,倘若有半分谋害太子妃之心,便叫妾身五雷轰顶!请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明察!”
“好。”盛隆和淡淡道,“郡王妃既然咬定自己清白,那么孤便问你,这香囊是怎么来的?”
王洁儿一怔,眼里慢慢浸润出恍然的灰败之色。
她颤抖着嘴唇,回答:“启禀殿下,这香囊,是……妾身在临来前,郡王……亲自给的……”
第122章
王洁儿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
接下来的话,许娉婷自然不好再听,被宫侍请去花厅,与早一步离开的晏妩娴作伴。
阁内,询问还在继续。
“汝南郡王是如何将香囊给你的?”盛隆和道,“给时可有说过什么话?”
王洁儿缓缓摇头:“郡王……没说什么,只说,如今是金桂飘香的时候,佩戴这样一枚、一枚桂花香囊正好……妾身没有多想,便佩上了……”
盛隆和道:“据闻,郡王同郡王妃感情寻常,他忽然送你香囊,郡王妃难道不会觉得奇怪?”
王洁儿神色惨淡地一笑:“郡王是待妾身泛泛,可……说到底,他也是妾身的夫君,送给妾身一枚香囊,妾身……如何会多想呢?”
“香囊里的桂花香气十分浓郁,掩盖了杂味,妾身又不擅香道,要辨闻出里头夹杂着别的香料,实在……惭愧……”
盛隆和看向觅瑜。
觅瑜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