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节(1 / 2)

朱瞻基这个时候也看着自己的太子,眼中明晃晃的写着几个字:你怎么还不死?

还没有登基的朱祁镇:“……”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日后不会太顺利了。

这一点让他非常难过。

【他没死。】

陈曦说出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很失望的答案。

【他不光没死,甚至还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在也先命令他去扣门的时候,屁颠儿屁颠儿的就去敲门了!】

记性好的老祖宗们瞬间想到了之前陈曦在前面的时候偶然提到的“叫门天子”这个称号。

原来这“叫门”还真是实实在在的“叫门”啊!

别人叫的是家门,他倒好,叫的是国门!

朱瞻基几乎是理科站了起来,指着朱祁镇双手颤抖:“你这个逆子,逆子!!!”

朱祁镇麻溜儿的跪了下来,低着头不敢抬头,只能让自己的父皇发泄怒气。

他知道现在自己说什么都白搭,甚至自己这个太子之位可能都坐不稳当了。

但是无论哪个时空的朱祁镇心中都在坚定着一个想法:杀了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就好了。

那时候他就是父皇唯一的儿子,就算是朱瞻基想要再换一个太子,都没有人选了。

他总不能选自己的女儿吧?

至于其他宗室之子,朱祁镇不是特别担心。

又不是没有儿子了,必须要从其他的宗室之子里面选。

不得不说,朱祁镇的心狠手辣那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朱元璋就更生气了。

但是他看着朱棣也是一样的生气。

毕竟他们二人是大明最能打的皇帝无疑了,他就不必说了,开国皇帝不能打就奇了怪了。

而朱棣,在登记之后也是没少出去干架。

如果说有什么人最不能忍这样的行为,还真是他们两个了。

骂人那从来都是越多人越好的,这次朱元璋也不觉得自己一个人骂好了。

他拉着朱棣,给朝廷重臣们表演了一下在市井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糙汉子们骂的能有多脏。

但是别说,听着天幕所说朱祁镇的所作所为,那些平日里耳朵里都是阿谀奉承和文绉绉言语的大臣们还真觉得“如听仙乐耳暂明”。

主要是来那个人骂的实在是太畅快淋漓了,对比起来天幕上陈曦虽然总是戳人肺管子,攻击力却实在是小多了。

有些人啊,还得是这么直截了当的骂,才能让人心情愉快啊。

【其实在叩关大同之前,朱祁镇就为了让自己过得好,跟大明这边伸手要钱了。

八月十六日,“奉圣旨讨珍珠六托,九龙段子蟒龙金二百两,银四百两,赏也先。着臣写书与千户梁贵回京奏讨。”

这个时候的朱祁镇其实是想用钱来把他自己赎回去的,不过当然没有成功。

次日,朱祁镇随着瓦剌大军到了宣城门下,

“奉至宣府城南,传旨谕杨洪、纪广、朱谦、罗亨信开门来迎,城上人对曰‘所守者皆皇上城池,天暮不敢开门,杨洪已别往。’

乃移跸,涉宣府河而北”

这叫门的事,他在宣城就已经干了一遍了!

还好宣城的守城人并没有那么糊涂,没有开门,以天色已晚不敢开门,杨洪已经去了别处为由给堵回去了。

否则的话,宣城城门大开,在迎接这个心中丝毫没有百姓的皇帝之时,顺便就迎来了磨刀滚滚瓦剌大军了。】

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在这个时候,朱祁镇还再派宦官喜宁到京城取赏赐给也先的金珠彩币,再求自赎。

论莫名其妙的自信程度,朱祁镇那是数一数二的了。

先不说他执意要御驾亲征,觉得自己能够再创自己祖父的辉煌的自信,

这个时候,他大概也是真的相信,只要能够大开宣城、大同的城门,只要能给够也先足够的财帛,也先是一定会放他回去好好当大明的皇帝的。

所以不光在宣城的时候他积极配合也先的各种举动,将百姓的安危抛之脑后,

在八月二十日,也先带着朱祁镇来到大同之后,朱祁镇也大摇大摆的传圣旨让力士张林送到了大同城里。

不过驻守大同的总兵官刘安、都督郭登、都御史沈固没那么傻,他们直接把张林给抓了起来,审问来历。】

【等不到人,第二天朱祁镇不得不再派忠勇伯蒋信到大同城下宣旨开门,结果城中人并不相信他。

不难想象,这个时候的朱祁镇到底有多气急败坏。

不过他还是不得不继续派人前往。

最新小说: 和离后我带崽嫁给了皇帝 新婚夜和离,替嫁医妃宠冠全京城 穿成恶毒女配后,公主她摆烂了 七零新婚夜:带空间嫁哑汉 穿为偏执主角的反派黑月光 盛妆山河 万人迷竹马保护指南 吾凰万岁 我真的不想再走捷径了 黛玉:都重生了谁还当病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