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节(2 / 2)

想起了自己的长子朱高炽,朱棣还是很满意的。

他几乎可以想象到,这小子在听到天幕说到自己的死讯的时候,哭的惨兮兮的模样了。

而朱元璋在听到朱棣是北征的途中病死的,忍不住瞪了自己这个儿子一眼。

“都那么大的人了,不知道注意自己的身体吗?”

想起天幕说朱棣都六十多岁了还御驾亲征朱元璋就脑仁疼。

“一个二个的,都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吗!”

第199章第一百九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虽然朱棣的远征漠北之战进行了五次也并没有彻底解决了蒙古,

不过这五次针对盘据在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个部落的远征,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势力,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

同时也明朝精疲力竭,朱棣亦在第五次亲征得胜回朝途中病死。

虽然朱棣北伐之后明朝无论在国力还是在军事方面,都据有绝对的优势,但问题却出在了撤大宁都司、三降城、东胜卫、威虏卫、威远卫等漠南诸卫的事情上。

朱棣雄才大略,自然知道大宁诸卫所的重要性,

他在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时对金幼孜等人说:“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这也是为什么他非要北征,一生都在北征,甚至都死在了北征路上的缘故了。】

【何福曾请求朱棣复置东胜卫,但朱棣不以为然,只在此年九月给何福的批复中写道:

“尔奏欲立东胜卫,此策甚喜,须俟镇虏、定边,诸卫皆定然后立之,则永远无虞。”

朱棣认为设置卫所是要等到明军消灭岭北行省的残元势力继承确定元朝的北方边界后再办的事情,

但是由于朱棣病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当年朱元璋在漠南设置的诸卫所都没来得及恢复。

宣德时,北方游牧民族通过卫所旧地对明朝的威胁日增。】

【明朝对蒙古封建主虽然也封以王位等,同时给印、授敕、赐衣,允许世袭,但并没有改变蒙古贵族的封建游牧制度。

因此,蒙古各部的分裂状态依然如故,这是蒙古各部不断与明朝抗衡的重要原因。

这个问题大致解决是在清朝的时候,

清朝皇太极继位以后,为了确保对蒙古的控制,逐步地、然而也是坚定地在蒙古实行了划分牧地、编旗设佐(佐领)、更定爵秩、军令政令统一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君臣、主从关系。】

朱元璋:“!!!”

这个消息比之前所有的信息都让他来的重视!

要知道,蒙古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心头大患,哪怕是天幕说朱棣五次远征漠北,都没有让朱元璋放下心来。

因为他根本也没有把蒙古给打服!

对于这个老对手,朱元璋可是太明白了。

性如烈火,桀骜不驯。

若是真能收复,那可是对大明太有利了!

“标儿,听到了吗?”朱元璋下意识的说,“这蒙古居然可以收服!”

众臣听到朱元璋这个话,多少心里有了点谱。

虽然天幕上说的燕王殿下很厉害,但是在皇帝陛下的心理,还是对太子最满意啊……

若是太子无事,那日后这个皇位还是会落在太子头上了。

朱标也晃了晃。

他还以为,日后……

或许还是他误会了父皇吧……

“儿臣日后必将好好研究,如何将蒙古收于麾下!”

“好!”

【不过虽然朱棣是个铁血皇帝,一生都在征战,但是也不得不提的是,从朱棣开始,明朝便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那就是弃边,也就是说放弃已有的土地。

虽然朱元璋是打跑了蒙古人,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但是因为从唐末开始,中原大地就可以说是四分五裂了。

之后宋朝将疆土屡屡相让,最后蒙古入主中原……

几百年的时间,让明朝哪怕是一统天下了,对原本传统的汉地控制力度仍然很一般。

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建立了西到哈密,南及安南,北越长城,东北到库页岛的广大疆域。

但是这样艰苦的奋斗,并没有让明朝的皇帝们对疆域如何珍惜,到明朝晚期的时候,明朝政府实际控制的疆域其实已经接近北宋了。】

如果说之前有多么看不起北宋,现在朱元璋就有多么难堪和震惊。

北宋啊!哪怕是前期还可以的北宋,朱元璋都看不太上呢。

最新小说: 和离后我带崽嫁给了皇帝 新婚夜和离,替嫁医妃宠冠全京城 穿成恶毒女配后,公主她摆烂了 七零新婚夜:带空间嫁哑汉 穿为偏执主角的反派黑月光 盛妆山河 万人迷竹马保护指南 吾凰万岁 我真的不想再走捷径了 黛玉:都重生了谁还当病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