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1 / 2)

【之所以提到姚崇、宋璟,主要还是说明一下武则天和李隆基的眼光。

这两个人和贞观年间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并称唐朝的四大名相,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

由此可见,能够将他们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和能够因时制宜任用他们的李隆基,

那都是有眼光的皇帝。】

被提到的四个宰相都很诧异,不过很快也都淡定了下来。

他们自己有多优秀,自己还是了解的。

正因如此,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之后,开始对姚崇、宋璟产生了兴趣。

天幕说的还是太笼统了,他们多少能够从天幕所说的事情上看出来这两个后辈的一些东西。

确实也是有些本事的,也有着各自的缺点。

不过无论如何,能跟他们一起并称,那确实是不错了。

李世民也很是激动:“玄龄、如晦,看,天幕对你们二人的评价真的很高!”

二人冲着李世民行了个礼:“陛下过誉了,臣等有这样的成就,被后人如此夸赞,还是靠陛下的功劳。”

李世民摆摆手:“还是你们二人自己有本事,若不是你们辅佐,朕也不会坐在这里,也不会成为被后世敬仰的皇帝。”

双方互相拍了拍马屁,都是心满意足的继续抬头。

虽然说现在这个皇帝日后会出现很多情况,但是起码现在看来,这个皇帝还是挺靠谱的。

后面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才会被那般评价啊?

【开元前期李隆基的宰相换的跟走马灯似的。

宋璟罢相后,张嘉贞接替了他的位置。

张嘉贞善于决断,长于奏对。

没过多久,文武双全的张说又取代了张嘉贞。

在张说的辅佐下,开元盛世发展到了极点。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其实已经对自己的政绩十分满意了,国富民强,是时候搞一搞皇帝们都想要搞的东西了。】

【不会是封禅吧?】嬴稷是时候给陈曦捧了一下。

【不错,正是封禅。

开元十三年十月辛酉日,在张说的主持下,唐玄宗李隆基率百官、贵戚及四夷首领,从东都出发,至泰山封禅。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恐怕觉得自己治下的大唐帝国会一直如此繁荣昌盛下去。

不过张说这么厉害,也没有能维持住李隆基长久的宠爱。

在他之后,李隆基还是换了很多宰相,

这些宰相就不如前面这几位了,也没什么好提的。

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是张九龄,是的非常正常的,他也是武则天时期,通过科举制度被选拔出来的人才。】

说到这里,陈曦感慨了一下:【看看,李隆基换的这几个宰相,包括前面我没有刻意提到的张说,

其实都是武则天时期选拔出来的人才。

虽然当时武周一朝的人才够用了,张悦、张九龄等也因为得罪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被贬谪,

不过李隆基创造开元盛世的人才储备,都来自于自己的奶奶。

不然怎么说武则天的武周时期是“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呢?】

武则天闻言淡淡一笑,对上官婉儿道:“婉儿,听到了吗?”

上官婉儿:“……陛下的意思是?”

“那张氏兄弟,找出来,杀了吧。”

人才什么的倒是不急,这两个男宠却是不能留了。

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虽然说李隆基前期选人的眼光精准毒辣,但是他选择范围却是不知道为什么被框死了。

也就是说,他选的人其实都是在他奶奶给他留下的那波人才当中。

其他的人才,他似乎看不到似的。】

陈曦感慨的叹了口气:【唐朝的文学作品,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都是熠熠生辉的。

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盛唐最出名的诗人都在这里。

但是在这些诗人中大部分的诗人都有着同样的困境:怀才不遇。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隐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

这些在盛唐诗坛上响当当的人物,几乎都哀嚎过几声怀才不遇。

就算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概率未免也太高了些。

最新小说: 和离后我带崽嫁给了皇帝 新婚夜和离,替嫁医妃宠冠全京城 穿成恶毒女配后,公主她摆烂了 七零新婚夜:带空间嫁哑汉 穿为偏执主角的反派黑月光 盛妆山河 万人迷竹马保护指南 吾凰万岁 我真的不想再走捷径了 黛玉:都重生了谁还当病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