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说什么自古以来,那一开始还是母系社会呢。
而武周的皇帝陛下武则天,是最接近这个改变的人。
她的个性强势,这点从她还是李世民才人时期的一件小事便能看出。
那便是狮子骢事件。】
【这件事,还是武则天在晚年时期提起的。
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
这个时候,武则天站了出来,表示:
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李世民听到之后,对武则天的志气颇为夸赞。
其他就没有了。
毕竟武则天和长孙皇后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那这个时候,武则天被李世民当成什么看待呢?
我们从李世民给武则天起的一个称号就能看出来,他给武则天赐名是:媚娘。
这也是我们后人称呼武则天有时候为武媚娘的原因,事实上武则天最初叫什么名字,我们并不清楚,
就跟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女人一样,她们的名字只是什么什么皇后,什么什么氏,根本没办法留下自己的名字。
好在最后武则天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这才不至于让一介女皇都没有名字留下。
武瞾,日月当空普照天下,一般的男子都不敢有这个志向。
这也说明了,武则天永远不会是李世民喜欢的那种温柔小意,站在他身后默默帮助他,将所有光辉都给他,为他呕心沥血然后得个“贤惠”名称早死的那种女人。】
【所以在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武则天一直默默无闻。
不过我们回想一下武家祖宗之前说的,武则天在进宫之前,可是跟自己的母亲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的人物,
她在李世民缠绵病榻的时候,自然知道这位威震天下的天子命不久矣。
如果没什么意外,武则天是要跟着其他无子的妃嫔一起去感业寺出家的,
后半生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根本不是她的追求。
这个时候她才多大啊?
为什么我们说封建制度吃人呢,因为很多时候上位者是根本不把下面的人当人看的,他们的感受不需要顾及。
而上位者眼中的下位者也自然有着对于自己地位而言的下位者,最卑弱的男人,也可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女奴。】
【对这样一眼看到头的人生,武则天想要改变她。
而送去感业寺的命令是现在的皇帝下的,那有什么人能改变的了呢?
只有下一任皇帝。
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
所以在李世民的病床前,这位侍疾的太子,便跟自己年轻貌美的小妈一来二去看对了眼。
李治喜欢的类型和李世民那是完全不同的,李世民对武则天没什么兴趣,李治却很是喜欢。
不过就算是很喜欢,也不代表他能违背祖制。
武则天之后还是被送到了感业寺,而且长时间内都没有再次得到这位年轻帝王传来的消息了。】
说到这里,陈曦滑稽的咧了一下嘴:【男人的爱实际上真的很肤浅,或者说,人类的爱就是很肤浅。
女人如果跳出了被规训的圈子的话,那些守节的人恐怕也要至少少一半。
当然了,武则天是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的,她也做了很多努力。
在李治偶尔去感业寺为李世民烧香的时候,武则天便着急的表现自己的存在感,成功再次和李治搭上了线。
不过这个时候的李治也不知道是因为胆子小还是什么,并没有什么要将武则天接回宫的打算,可能是他觉得尼姑比较带感吧,毕竟男人嘛。】
李治:“……”
这种话就不必说了吧。
【武则天这个时候还给李治写了情诗,名字叫《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可以说,武则天的文采是真的不错,但是这么感人的情诗,也并没有打动李治的心。
最后还是王皇后,为了打击自己的宫中的政敌萧淑妃,决定找个帮手。
武则天这个时候便进入了王皇后的视野。
正如武家先祖说的,武则天此时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入宫之后便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小家伙。
但是她有着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没有的资源,那便是帝王的喜爱。
毕竟这可是让李治甘冒天下之大不违,在寺庙里都要好上一下的人。
纵然李治对武则天的喜欢还不足以让他把人从感业寺接回来,可是跟萧淑妃比起来,却是很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