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聊了一会,就依偎着睡了。
第二天一早,吴庆军望着还熟睡的儿子,笑道:“等会小石头醒来,看到你肯定特别高兴,呦呦,你这回能在京市多待些时候了吧?”
许呦呦有些歉意地道:“庆军,我下周还得去一趟东北,那边有个农垦大会,单位里想让我去看看。”
吴庆军问道:“这次去几天?”
“加上来回路上耽误的功夫,怕是得五天。”
吴庆军点点头,想了一下,和妻子道:“呦呦,不然我把小石头送到我爸妈那边养吧?我俩最近都这么忙,孩子是一点儿都顾不上,送去我爸妈那,我姐也能帮着看点。”
许呦呦却是舍不得,“庆军,你爸妈到现在都没有接受我,怕是也不会喜欢小石头,再者,你要是真送过去了,我以后想小石头,也难见一面。”实在是小石头太小,她舍不得,另外也担心,这个孩子这么小送到北省去,以后怕是和她不亲。
吴庆军听她这样说,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把孩子完全交给朱姐,夫妻俩也是不放心的。
许呦呦道:“回头我托吴大姐和沁雪多来家里坐坐。”对比罗青青,她还是更相信卫沁雪一点。
许呦呦前脚刚和丈夫聊到卫沁雪,后脚就在大门口碰到了她,手里提着一个大包裹,许呦呦笑问道:“沁雪,你这是要回家吗?”
卫沁雪摇头道:“不是,我是给小华寄去,这还是许卫华同志归队之前买的,他没空寄给小华,就让我寄。”
乍然听到许小华的名字,许呦呦还有些反应不过来,隔了一会儿才问道:“小华现在还好吧?”
“嗯,挺好的,在东北那边租了一个房子,她奶奶和妈妈都过去了,她的培训差不多也快结束了,马上就能分到新单位去了……”
许呦呦打断她道:“奶奶和婶子也去了?是去看她?”
卫沁雪望了她一眼,想着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就道:“不是,是在那边长住了,沈奶奶去年就过去了,秦姨是这个月月初去的。”
“那……那白云胡同的房子怎么办?”
卫沁雪道:“荞荞在帮忙看着呢!许姐姐,我这有点儿赶时间,我先走了哈,回头去你家玩!”
“好,你去吧!”
许呦呦望着她的背影,久久回不了神,都走了,连奶奶都走了,她心里忽然有些失落落的。
虽然奶奶后来不喜欢她,她心里还是觉得她们是一家人的,奶奶就这样跟小华去东北了,以后她们可能都不会再见了。她忽然意识到,她和奶奶,和小华,连和解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142章
5月28日,小华正准备下班,忽然听到广播里在播放《五一`六通知》,“要高举无产阶级革命的大旗,夺取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等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此段来自百度百科词条“五一六通知”。]
驻足倾听的人有很多,议论纷纷,小华心情有些沉重,快步往家赶。
到家的时候,就听收音机里也在说这事儿,奶奶见她回头,和她道:“去年二月的提纲里还说‘放’,说运动要在学术讨论的范围内进行,不要和严肃的政治挂钩,不要无端和以势压人,这怎么几个月,又换了说法呢?”
沈凤仪对政治不算敏感,但她儿子、儿媳都属于这学术界、教育界的范畴,难免有些担心。
小华轻声问道:“奶奶,上次找回来的摆件,你带来了没?”
老太太望了眼关着的院门,低声和孙女道:“带来了,我人不在家里,我怎么放心放家里?我正准备和你商量着,放哪里合适?”
“奶奶,你用油纸包好,再找一个小陶瓷坛子装着,我们埋起来。”
沈凤仪正准备说藏在房梁上,见孙女表情不是很好,忧心忡忡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小华,你是怕什么?”
孙女的表情,一点不像防小偷。
许小华这时候也不准备一味瞒着,不然奶奶对事情的严重性预估不到,轻声道:“奶奶,这次比几年前的三`反、五`反上可能还要严重些,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批判反`动权威了,他们需要找证据,”顿了下,又道:“我们来春市来的早,你可能不知道,申城和京市那边的学生已经开始闹了起来,后面怕是破门都有可能。”
沈凤仪是经过事儿的,就是不明白孙女小小年纪,怎么比她还怕的样子。
老太太张了张嘴,又不知道怎么问起?
许小华望着她道:“奶奶,我是怕了,本来我和我哥、爸妈在许家村好好地过着日子,就因为我爸去县里开会说错了话,被戴了帽子,我们一家就能随便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沈凤仪道:“是得谨慎点,回头我也和你妈妈说声,让你妈妈在学校开会的时候,谨慎点。”她还想到了远在京市的儿子和儿媳,怀安有时候是有些糊涂的,事情分不清轻重。现在辛楠怀了身孕,可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又和小华道:“你也给你哥写封信去,给他提个醒。”
“我知道,奶奶,你放心。”
祖孙俩又商量着,把陶瓷坛子埋在哪里合适,许小华是知道他们会挖地的,但是除了地底下,又不知道哪里更好些?
想了想,还是埋了下去。
祖孙俩刚弄好,秦羽就回来了,脸上神色很是不对,小华问了声:“妈妈,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吗?”
秦羽抿了抿唇,神色有些紧张地道:“我今天收到了京市同事的电报,说那边学生开始批判老师和学校领导,觉得有点荒谬,这是什么风气?”
沈凤仪忍不住咂舌道:“还有这种事?”
秦羽皱眉道道:“都是半大的孩子,很多事都还懵懵懂懂的。”但是这股风要是不按下去,后面还不知道发生什么。
晚上,小华在灯下给哥哥写信,提醒他谨言慎行,信的最后又写道:“哥,这封信看完后,就不要留了,以前我俩来往的信件,也不要舍不得。”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请哥哥千万保重,我还等着年底你放年假的时候,过来春市探亲。”
她知道哥哥是有些仗义的,怕为了战友抱不平而出头,事情有时候只是小事情,但是一旦被定性了,就完全不一样了。
给哥哥写完信后,又给爸爸写了一封信,相对于别人,爸爸所在的单位还安全些,小华只拣了妈妈来春市,自己即将要重新分配工作的事说了,不着痕迹地提了一句妈妈说有学生批判老师的事,让爸爸知道风向。
把信写好后,许小华坐在桌前,怔怔地想了一会儿,原书剧情里,许家是受许呦呦的影响,艰难了一些时候,这回她们一房离许呦呦远远的,该不会有什么事儿?
很快又想到徐庆元来,不知道会不会在单位里受排挤?现在觉得庆元哥调到利县来,是值得庆幸的,地方偏僻,远离风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