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爸爸探询的眼神,许呦呦不觉低下了头。
吴庆军见呦呦不吱声,知道她是不敢说,主动开口道:“爸,今天我和呦呦来,是想和您一起吃个饭,再者,我们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说到这里,吴庆军望了一眼呦呦,“爸,我和呦呦结婚了。”
许怀安一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皱着眉问道:“什么?”
许呦呦鼓足了勇气道:“爸,我和庆军结婚了,希望能得到您的祝福!”
许怀安望着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女儿,觉得心口有些悲凉,婚姻大事,这个孩子都是事后才和他提起。
短暂的愣怔过后,点点头道:“好,我知道了,祝贺你们喜结连理。至于吃饭的事,就不必了,你们刚成家,需要置办的东西也多,手头上留些钱吧!今天我不陪你们多聊了,你们堂叔从南省过来一趟不容易,我们兄弟俩叙叙旧。”
吴庆军见他没生气,立即笑道:“爸,那等下回你有空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再一块儿吃个饭。”
许怀安点点头。
吴庆军就拉着许呦呦走了。
许呦呦走了两步,回头看了一眼爸爸,见爸爸也正在看她,脸上神情淡淡的,似乎她结婚,也不是什么大事一样?
眼眶微微泛红,喊了一声:“爸!”
许怀安没有应,转头和许东来道:“东来,走,去我们单位坐会儿。”
许呦呦望着他和堂叔的背影,颤着声道:“庆军,爸爸这回怕是真生我的气了。”
她了解爸爸,如果爸爸骂她一顿,或者气得扭头就走开,说明爸爸还是在乎她这个女儿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客客气气的,话语里挑不出错来,却像是应付客人一样。
但是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应该还是会在上周三那天与庆军领证。
因为,再早三天,她在庆军的宿舍里,看到了一封庆军姐姐的信,循循善诱地劝说他能及时止损,不要伤了父亲和母亲的心。
在这封信里,庆军姐姐描写了很多庆军小时候的事,说他们一家人多么团结,多么相亲相爱,说父母这回之所以这样激烈地反对他的婚事,完全是事出有因,希望庆军能够仔细考虑,若是因此而和父母隔阂、影响前途,则悔之晚矣。
她当时看完,脑子里就一阵天旋地转。
她心里是并不怎么怕庆军妈妈的,庆军妈妈性格刚硬,说话、做事都不给人留余地,她自幼就知道,这样的性格容易吃亏,事实也是如此,在她和妈妈之间,庆军一直偏向她。
现在庆军的姐姐,显然是想和他打感情牌,而且部队里还有个卫沁雪……
放下了那封信,她心里就有了孤注一掷的想法。
当天,庆军从食堂打饭回来,她什么都没说,很平静地和他一起吃完了饭。然后装作随口的样子,问起了结婚报告的事儿,见庆军还支支吾吾的,不给她一个准话,她立即就红着眼眶,提了一句俩人已经亲密接触过,如果部队里不批的话,她以后也没脸再见人。
她知道,在这件事上,庆军自觉理亏。
那天下午,庆军就去找了团长和政委。周三,庆军一早跑到浅水胡同来,说部队里批了他的结婚报告,俩人立即就去领了结婚证。
等她领了证回去,妈妈就和她道:“呦呦,酒席可以后面再补办,但是你现在得先住过去,庆军父母不同意,也就是和儿子拗着劲儿而已,一旦你们有了孩子,庆军爸妈就是看在孩子的份儿上,也不会再说什么。”
她心里本来还有些犹豫,和妈妈道:“妈,我现在刚工作不久,要是这时候有了孩子,可能会影响我自己的前途。”
妈妈却打包票说,会给她带孩子,只要把孩子生下来,其他的事,她都不用管。
前头他们还没订婚的时候,庆军就申请了一个小两室的房子,那边早就批了下来,在妈妈的叮嘱和催促下,她周五就搬到了空军大院的家属院去。
这一步,她已经切实地走了过来。领证的那天,她就和自己说,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她不会后悔。
只是现在,面对爸爸的冷淡和漠然,她心里还是不禁有些伤感,抬头看了一眼二楼爸爸办公室的窗户。
她想,她可能真的和爸爸越隔越远了。
此时,二楼的许东来,从窗户看到许呦呦走了,忍不住和堂哥道:“哥,我看呦呦的事,你以后也不要管了。就是亲生父女,女儿不听劝,一意孤行,做父亲的也只能放手。况且,你和她妈妈已经离了婚,情感上,又要隔了一层。”
许怀安没回答,苦笑着问道:“你今天来,不是和我说呦呦的吧?”
许东来笑道:“确实不是,是为了另一桩事儿。”
想到妈妈的嘱咐,许东来还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好半晌才问道:“哥,你还记得我表妹兰蓉吧?小时候常来我们家玩的。”
许怀安点头,“有点印象。”
许东来松了口气,“是这样的,我妈妈知道你和前嫂子离婚后,就想把兰蓉表妹介绍给你。”边说边观察着堂哥的表情。
许怀安摇头道:“东来,如果你是来问我的意见,我很明确地告诉你,我不准备再婚。”
许东来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你不会同意,和我妈说了,这事没戏,她老人家非不死心,让我来问你一声。”
周二一早,许小华陪着奶奶送小奶奶母子俩上了火车,临行前,两个老人家拉着手,一个劲地抹眼泪,都有些舍不得。
包静虹还嘱咐小华道:“下半年要是有空,也带你奶奶回老家走一趟,老家还有好些亲戚,你都没见过呢,孩子,回来看看,也认认门。”
许东来又道:“小华,虽然工作了,书还是要读的,要持之以恒啊!”
许小华一一笑着应了,一直到火车开走了,祖孙俩才返身往回走。
沈凤仪和孙女道:“我和你小奶奶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大家族里当媳妇,是共过患难的,这人上了年纪,就难免想到年轻时候的事。”
许小华问道:“奶奶,那时候爷爷出国去了,留你一个人在家,日子是不是还挺难过的?”
沈凤仪点头,“好在你爷爷没在外头沾染上吃喝嫖赌的坏习惯,也没带个新式的媳妇回来,我这才算熬出头了。”又笑道:“你不知道,那时候留洋回来离婚的,大有人在,还有人带个洋媳妇回来。”
这事,许小华也有些耳闻,祖孙俩聊了一会,许小华问奶奶道:“大伯同意和小奶奶家侄女的事儿了吗?”
沈凤仪摇头道:“没有,你东来叔还跑去问了他,你大伯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顿了一下又道:“这事儿,我心里也不愿意,前头一个曹云霞,闹得我都头疼。那曹云霞和许呦呦还是在咱们家住了十来年的。你小奶奶家的侄女儿好是好,但毕竟前头也有个孩子,这女人呐,一旦有了孩子,在她心里,什么人都只能往后靠,这门亲事要是成了,你大伯怕也是给人家做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