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家已经不稀罕了。
就在杨家愁眉不展,担心受怕之际,第二天早朝时,庞大将军亲自为杨建求了情,皇上也顺水推舟解了杨建的禁。
等下了朝,庞彪又带着儿子去求了赐婚的圣旨,顺平帝惊诧道:“怎么还是杨家的女儿?”
庞彪笑道:“那杨四姑娘说嘉英是个武夫,不值得托付终身。她那堂姐心里不平,为嘉英说了两句好话。”
“嘉英觉得杨四姑娘瞧不上他,自然有能瞧得上,便私下托人问过那杨大姑娘的品行,甚好。”
顺平帝皱着眉头道:“可那杨大姑娘的父亲官职低微,杨大姑娘怎么能配得上嘉英?”
庞嘉英跪地道:“求皇上恩准!”
庞彪也道:“皇上,您给庞家的权势还不够大吗?再说了,孩子们娶妻,自然是他们喜欢就好。”
顺平帝嫌弃道:“可也不能太低了,既然嘉英喜欢,那就纳为妾室。”
庞嘉英道:“回禀皇上,庞家男儿不可纳妾!”
顺平帝不悦道:“谁说的?
庞彪讪讪道:“臣说的。”
顺平帝刚想说他,庞彪便连忙道:“臣打了大半辈子仗了,好不容易回京只想过些清静的日子。他们要是谁都纳几房妾室,每天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顺平帝:“……”
“真想娶?”
“真想娶!”
“不后悔?”
“不后悔!”
“行了,你们滚吧,朕再想想!”
“皇上,别想了,臣家的权势已经够大了,不需要再锦上添花了!”庞彪苦口婆心地道。
顺平帝被他逗笑了,挥着手道:“滚滚滚,你们不要脸朕还要脸呢,容朕再想想。”
庞彪父子出宫以后,顺平帝叹了口气。
这杨四姑娘的门第本来就够低的了,再来一个更低的杨大姑娘,这婚他闭着眼睛都赐不下去。
只听他幽幽道:“这也就是庞彪父子了,换了旁人朕能直接轰出去。”
余公公见状,连忙道:“皇上,庞大将军是个性情中人,这您早就知道了。”
“这么多年他每一次打完胜仗您都下旨召他回京,可他就是不肯,硬是从西宁一路打上哈密去。好不容易疆土都打回来了,又担心边防不力,足足等到边防各处都加固了,这才启程回京。”
“回京后,庞大将军更是拒绝您要加封他为国公爷的想法,庞大将军胸怀天下,将生死名利都置之度外,又怎么会在意门第这种事情?”
“庞大公子既然喜欢,那皇上抬一抬那杨家大姑娘的身份便可,犯不着为难啊?”
顺平帝听后,长叹道:“朕只是怕委屈了嘉英啊!”
余公公笑道:“庞大公子喜欢的,怎么会委屈?”
“更何况皇上不是念叨郡主吗?这庞大公子的亲事定下了,郡主也就该启程回京了!”
顺平帝听后,眼眸一亮。
“行,那你快去捋旨,先将杨洪调任太常寺任寺丞。然后再去捋赐婚的旨意。”
“庞彪的面子朕是要给的,可也不能委屈了嘉英。让皇后挑些像样的聘礼送去庞家,就说是朕的意思。”
余公公躬身应是,匆匆去办。
当晚,杨洪迁升的圣旨就下了。第二日,赐婚的圣旨也下了。
杨洪受宠若惊,知道自己仕途的转机来了,当即一门心思帮女儿准备起嫁妆,就连长住在二房的老太太都主动过来张罗婚事,可谓让他喜出望外。
白府,白若瑾心下大定。
他叫来白汲,高兴地吩咐道:“眼下庞大哥的婚事算是成了,你找几个人把之前杨四姑娘和杨大姑娘的话放出去,如此这桩妙缘到是值得津津乐道。”
白汲笑道:“我看你是高兴,郡主快回来了吧。”
“也是,我听说杨洪接到迁升的圣旨欣喜若狂,只当自己走了狗屎运了。谁知道赐婚的圣旨一下,他很快就知道是沾了未来女婿的光。”
“他已经透出消息来了,由庞家那边定下婚期,他绝无二话。”
白若瑾满意道:“那就好,喜事一般不是年底就是年初,嘉雯在路上也要耽搁一两个月,现在就可以传信了。”
说完,他急匆匆出去。
白汲看他那迫不及待的背影,轻叹一声,喃喃道:“你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
九月初二,庞嘉雯准备离开绍兴前往金华。
她去租车的时候,意外看见了在街上买酸梅汤的宁妙。
庞嘉雯立即冲上去拉住她,惊讶道:“你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