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武帝没有去世以前,盛安帝龙昭承是文景帝唯一的独子,是大景朝最尊贵的皇太孙,但是他的祖父去世以后,一切都变了!
他见过了人心的炎凉,他目睹了父皇的凉薄,明白父后为了自己的委屈求全....他更是明白若非父后交出了外祖父的虎符,自己的太子之位绝对是要拱手让人的。
龙昭承父子的步步后退,文景帝便是步步逼进,这么一拉扯就是四十年。
四十年中,龙昭承步步为营,自然也是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但是他的势力威胁到了文景帝。
龙昭承见惯了争权夺利,他已经厌烦了,心中也做出了做个封地王爷带父后和家眷离开的打算了....
只是文景帝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为了让德惠贵妃之子上位,派遣太子北征游牧族!
世人皆知关北游牧一族身强体壮,从文武帝开国以来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北征游牧族陨落的大将不在少数,且太子向来不善武力,这一决定摆明了就是要太子去送死。
彼时太子与贤王之争已经陷入了白热化,其他皇子皆明白皇帝的心思,自是不敢掺和。
就在文景帝以为胜券在握时,他的五子逍遥王站了出来,愿意追随大皇兄北征!
文景帝在位四十年,但是子嗣并不丰盈,活着成年的儿子只有五个。逍遥王便是他最小的儿子,刚刚成年娶妻。
逍遥王虽说年纪轻,却是大景朝出名的武将,不但武意高超,而且手底下还有一支精锐骑兵!
文景帝是要让太子去送死的,又怎么会让他有这么强悍的助力,自然是一口否决的。
但是他低估了逍遥王的胆子,在太子龙昭承北征后的第三天,逍遥王偷摸带兵支援了太子。
这一场北征虽是胜利了,却是极为的壮烈!逍遥王为了歼灭游牧族的一只主力军,一少数抵挡多数英勇牺牲。
龙昭承扶棺回京都,还没有缓过神来,就传来了逍遥王府入了歹人,逍遥王妃早产了,且生的小公子生死未卜....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五弟牺牲,那么这小哥儿就是五弟唯一的子嗣。
这一刻,龙昭承明白,不争就是死。
逍遥王府就跟铁桶一样,那个不长眼的敢撞上去入王府抢劫?唯有文景帝那个凉薄之人宠爱的凉薄之子!
正是这糟心事,龙昭承主动做局,发动了宫变....
柳淮之的话一出,许泽礼心中一颤,他想起了上辈子逍遥王遗腹子回都城后被盛安帝偏宠所听到的一些闲言闲语了。
逍遥王遗腹子被认回以后,盛安帝亲自为他赐名熙华,且不顾规矩执意让他一个哥儿继承他父亲的王位,封地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