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蜀中兵力集结之时,也从不敢小觑这一股势力,更别说现在的蜀中…就是一座座空城。
在李恢的一番禀报过后。
诸葛亮不由得深重的凝起了眉,“你的意思是,蛮王召见了那魏使程昱,整个云南也在蛮王孟获的号召下,各洞洞主已经开始点兵,就连乌戈国国王兀突骨也纷纷响应,带藤甲兵赶往云南了么?”
南蛮入侵,诸葛亮此前已经得到过风声,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各洞洞主…甚至就连乌戈国都参战了,无疑…这是诸葛亮没有想到的。
“局势或许比臣打探到的还要严畯…”李恢神色凝重,“若是五溪蛮王沙摩柯也参战,那威胁到的就不止是南蛮,怕是就连夷陵那边,也将遭受到蛮人的进击…”
李恢言简意赅。
倒是字越少,事儿越大。
“什么?”
诸葛亮大吃一惊,眼眸中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
“臣的老家便是在那建宁郡,臣的家族虽不至于是当地的顶级豪门,但百年传承,关系蟠根错节,这些情报还是能够保证准确无误的,不过…”
说到这儿,李恢顿了一下,“不过,至少…现在收到的可靠情报中,并没有表明蛮人已经向我们宣战,已经朝成都进犯…”
“他们是在等…”诸葛亮不由得眼眸凝起,手下意识的拍在了桌案上。“一者,他们是要等汉中一战的情报,二者…怕是他们已经暗中派人来蜀中打探了,是要探明这成都的虚实啊!”
“那有没有办法瞒天过海?”李恢连忙问。
诸葛亮摇头,“我多么希望我有那撒豆成兵的本领,可现在…成都所有布防的兵马合起来也凑不出一千人来,即便是唬骗,我都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那么…”莫名沉重的气氛猛地压了下来,李恢欲言又止。
诸葛亮却仿佛从眼神中看穿了他要说的话。
“呼”…在一声长长的呼气中,诸葛亮深重的沉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真等到南蛮入侵之时,纵只有千余兵马,我也当竭力阻敌!”
说到这儿,诸葛亮像是又想到了汉中的战况,那边的局势也同样不容乐观。
他的眉头凝的更深重了,他不由得长叹。
“这种时候,不能给主公,不能给孝直增添压力了…”
嘴上这么说,可内心中,诸葛亮叹息的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多事之秋!』
就在诸葛亮与李恢议论之际…
“军师…”
方才走出房间的杨仪又急匆匆的赶来,这次,他的手中多出了一个竹筒,看装束…是从荆州而来。
“诸葛军师,荆州传来信笺,是关四公子七百里加急发来的…”
杨仪的话音刚刚落下,诸葛亮连忙说道。
“快呈给我——”
他迫不及待的接过这竹筒,迫不及待的展开里面的信笺,那熟悉的字眼映入眼前,倒是其中的内容,让他不由得深思。
“诸葛军师…可是云旗公子那边又提出了什么锦囊妙计?”
杨仪迫不及待的问。
诸葛亮却像是还在沉吟,沉吟了许久,他依旧带着几分疑惑的口吻言道:“云旗送来的不是锦囊妙计…”
杨仪连忙又问:“那是什么?”
诸葛亮将信笺交给杨仪,嘴上却说,“云旗只说了一条,派他的五弟关索来成都…”
啊…
当诸葛亮的话吟出,杨仪露出了不可思议的惊愕状。
这都啥时候的天了?
汉中前门虎未平,云南后门狼又进…
这种间不容发的关头,怎么…怎么就派一个关索前来。
话说回来,这关索似乎在此前的军功中并无太多建树啊!
似乎,他的风评…也不怎么样!
这…这…
杨仪还在疑惑,诸葛亮已是感慨道:“云旗,他决计不会无的放矢,此举必有安排!”
杨仪立刻反驳道:“诸葛军师也切莫神话于他,若他什么都有安排,那也不会仅仅只派阿斗与诸葛恪带着寥寥三千人去救援定军山…或许这一次…”
说到这儿,杨仪顿了一下,继而咬住牙,还是将那在心头盘桓的话悉数道出:“诸葛军师,或许我们这一次该意识到,无论是《云别传》还是云旗公子…他…不是神仙,他也不能够每一次都未卜先知,他…他也会犯错!也会算错啊!”
“犯错嘛?算错么?”诸葛亮轻声重复着这六个字。
可是,打从心底里,打从此前一次次的谋算中,打从那一个个精妙的、绝境逢生的行动处,他…他诸葛亮还是不愿意相信关麟会犯错,会算错!
那份洞悉力与谋略能力,诸葛亮是笃信的。
至少,现在的局面,魏军没赢,蜀军也还没输!
南蛮之乱也还没有到最致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