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朦溟,定军山脚,魏军南寨中军大帐依旧是灯火通明。
曹操还坐在这里,他的虎目闭起,身形有些随意,倒是身前…张既正在向他禀报如今的定军山战场。
其实准确的说,这已经不是单单定军山的战场,而是整个巴山山脉,是十二连峰一颗珠。
“如今,我军已经成功将蜀军分散,刘备的大军依旧驻扎在定军山上,只等我军在阳平关的五万人赶至另一侧的下山口,便可效仿昔日围困那马谡一般,将整个定军山封山封水,让蜀军自乱…”
“至于马超、张飞、黄忠、赵云的兵马,有兵士禀明,说是有在山脉林间发现…均是残部,伤病极多,如今夏侯将军已经亲自带队,在山脉林间阵地式的搜索…”
“除此之外,无论是三巴地区,还是梓潼、下辨城,均没有发现任何蜀军的援军…甚至据细作传报,就连成都那边也是按兵不动…”
说到这儿,张既顿了一下,因为曹操是闭着眼睛的,所以他把目光转向贾诩。
似乎是因为他有些地方不解,迫切的想要问个明白人,指点迷津。
贾诩却只是重复出他的疑问,“这距离那大耳贼溃败已经过了三日,料想此间的飞鸽已经传报回去了,若说是梓潼、三巴、下辨没有行动,那还能归结为此地已无兵马,亦或者是此地太守还在观望,可成都是诸葛亮统筹,他不该什么动作也没有啊!”
诚如贾诩说的…
刘备与整个蜀军已经悉数被困在这巴山山脉。
虽然说此前因为莫名的缘故,他们得到了一笔军粮,足够他们支撑更久,但…事实上,蜀军已经溃散在整个山脉间,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
这种时候,对于诸葛亮而言…难道不应该派兵驰援,即便是无兵可派,那也该征募男丁、训练新兵,断然不应该按兵不动。
“诸葛亮的心思,老臣…猜不透,猜不透…”
贾诩一边摇头,一边轻轻吟道。
就在这时,沉默许久的曹操突然张口,“哈哈…那诸葛亮的心思,文和猜不透,可孤却心如明镜一般!”
啊…
贾诩一愣,连忙望向曹操。
这时,曹操的虎目瞪开,一抹冷冽的寒芒直射而出,就像是要将什么给射穿,给射落…
“文和、德容(张既),孤告诉你们,为何那诸葛亮按兵不动,因为他不敢动!他没胆子动!”
这…
贾诩与张既彼此互视,均是疑惑不解,张既连忙问:“大王这是何意?”
“哈哈哈哈哈…”曹操难得爽然的大笑了起来,“你们难道就没发现,总是伴在孤身边的程昱程仲德?他已经许久没有出现了么?”
呃…
张既接着问:“程先生难道不是在驻守长安么?”
“没有!”曹操颇为豪迈的一摆手,“长安有钟寺卿,无需他程仲德,倒是比起守长安,他做的是一件更重要十倍、百倍之事!”
“还请大王指教——”
这是贾诩与张既异口同声,一齐开口的。
“哈哈哈…”曹操再笑,笑声中,他不忘说出了实言,“算算日子,他程仲德今日该是抵达那云南,凭着他的本事,该是已经见到那南蛮王孟获了吧?”
啊…
不等张既惊讶。
曹操的声音还在继续,“大耳贼以为,他不出击,孤就奈何不了他么?呵呵,如今他的蜀中无兵无将,只要仲德劝得那南蛮王出兵,他刘备又能如何?诸葛亮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倒是孤最好奇,前门虎未驱,后门又进狼,那远在洛阳的关四又要如何应对?”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
一时间,曹操那豪迈、清爽的笑声响彻整个魏军大营!
那个爱笑的曹操又回来了。
…
…
第667章蛮王:这汉人有血腥,我喜欢!
蜀中,成都,军师将军府。
诸葛亮正在处理公文,那堆积的厚重如山的公文,他批注的速度仿佛永远赶不上门外侍卫呈送过来的速度。
室内静谧,香烟袅袅,诸葛亮又批注过一本,这是都江堰那边送来的,因为新农具的推广,也因为重新丈量土地、摊丁入亩国策的成功实施,农人们耕种的积极性极高,于是费祎在这一封奏报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若取下汉中后,当修养十载,如此…可实现“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的可喜局面。
只是…
“唉”的一声,诸葛亮长长的叹出口气,继而深重的摇了摇头,他觉得费祎终究是年轻啊,修养十载,如今这局面,怎么可能?
倘若真的攻下汉中,那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主公这边可以直接出秦岭,收伏关中,兵指雍凉;
洛阳那边,关云长亦可以直接北击并州,将战线向北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