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一手撑着城关的石壁,一边不住的摇头,似是哪怕噩耗惊闻,尤是无法相信,一支如此士气低迷、战意全无、粮尽援绝的蜀军,他们怎么就……就能布下这般缜密的局?
埋伏?诈败?诱饵?这些难道……不需要填饱肚子么?
饿着肚子,也能够听主帅发号施令么?
不解……
留给夏侯渊的是深重的不解。
这时……
“报……”有兵士传来消息,“衡公子、称公子被蜀军擒拿,如今被押解于阵前……蜀军大举向定军山进发……我军忌惮于伤到两位公子,不知……不知该如何?”
“报,蜀军已经杀到定军山上,我军的防线彻底崩溃——”
“报……”
因为这一战的失利,一条条战报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呈送而来。
倒是夏侯渊,他没有疲于应对时的惊慌失措,没有因为敌军以两个儿子为质攻取定军山……
反而是愤怒,是极致的愤怒。
“哐当……”
就在郭淮、孙礼、贾诩、姜维,以及这一干斥候的面前,夏侯渊愤怒的将桌案上的竹简、舆图一把推下。
紧接着“咚”的一声,他愤怒的一脚将面前案几踢成两截。
那张极致狰狞、可怖的面颊上,是愤怒到顶点的颜色,他歇斯底里一般的咆哮。
“攻上定军山?哼……攻上定军山?”
“谁能告诉我?蜀军的粮食是从哪来的?谁能告诉我?告诉我——”
阳平关一如既往的挺拔、坚固。
阳平关前的小道一如既往的狭隘……
这里一如既往的易守难攻,一如既往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可这一刻,夏侯渊那歇息底里的声音,那愤怒的声调响彻此间,余音环绕,回声阵阵,不绝于耳——
张郃!
儿子夏侯衡、夏侯称!
三万多大军……还是骑兵,就……就这么都没了!没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已是夏侯渊此生遇到过的最大挫折!最沉重的时刻!
反观贾诩……
听着夏侯渊的咆哮,他闭上了眼睛,他不由得扪心自问:
——『谁能把粮食给送过来?』
——『多半还得是那荆州的关麟哪,这等绝境逢生,化腐朽为神奇的行动,他做过太多次,也完成太多次了……』
——『呵,张郃将军哪……你能死在他关麟的谋算下,也不算辱没了你五子良将之名!只是……这接下来的汉中,要怎么守啊!怎么守啊?』
是啊……
这接下来的汉中要怎么守啊?
此刻,便是一贯沉稳、内敛的贾诩贾大忽悠,他也迷茫了,对前路……深重的无措与迷茫!
……
……
第653章只击败夏侯渊?那就太没意思了!
蜀中,成都。
杨仪满面喜色地向诸葛亮呈上军报,“军师,前线捷报,云旗与阿斗扼断蜀锦,在中原谋得的那批粮草如期而至,法正军师诈做粮尽退走引敌来攻,中了埋伏,敌将张郃已经被乱箭射杀,敌将夏侯渊二子夏侯衡、夏侯称被三将军与子龙将军擒获,正派人押解回蜀中!大捷……总之,这是大捷呀!”
杨仪的这一番话,让诸葛亮一怔,他下意识的将手中捧起的竹简放下,半是惊喜半是诧异,笑容浮现在脸上,“粮食如期而至,那凭着法孝直的谋算,赢下这一仗并不难!”
他说着话,展开了战报。
上面详细阐述了粮食是从哪里运送而来,中间遇到了怎样的阻挠,又是如何秘密的运入……
这些,每一条都让诸葛亮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很难想象,二十万人的粮食,狭窄的山道,他诸葛亮都筹集不出来,运送不过去。
可偏偏,这个难题愣是因为这些中原的商贾迎刃而解。
呼……
诸葛亮如释重负一般的长长的呼出口气,他吩咐杨仪,“速速把这一封战报送到阿斗那边,主公信中字里行间难掩对他的称赞之意,咱们也当替左将军府草拟一封嘉奖的文书,我来写,威公……你去送到阿斗那边!也昭示于全城!”
杨仪连连点头,“阿斗公子自打师从云旗公子后,果然,长进了不少,也精进了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