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周循与周峻闯入。
说起来……同为江东小一辈中的翘楚人物,他们是认识的,关系原本还不错。
看到周循与周峻,朱纪笑着举杯邀请道:“两位兄长,快来,快来……与我同饮,与我同罪……”
周峻本想叫醒这个醉了的人,周循却示意不用,他笑着坐在朱纪的身边。
朱纪东倒西歪的几乎靠在周循的身上,周循看着朱纪脸上的伤痕,不由得一阵唏嘘,昔日的朱家门楣何等显赫?荣耀?
可现在,却落得这般下场。
呼……
轻轻的呼出口气,朱纪低声笑着说,“可惜啊,朱家的门楣……倒是,我今日来,是想送贤弟一个前程。”
“我朱家都已经败了,东吴都已经亡了?我还能有什么前程?”
周循将一卷册封的文书放入朱纪的怀中,“继承你父兄之爵,封西安乡侯……朱贤弟是要还是不要?”
这一句话,像是突然让朱纪的醉意全醒了。
他直勾勾的望着周循,嘴巴张开,却仿佛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建邺城,衙署之中,朱纪穿着冠服,呆坐着。
周循压制着笑意,环望着这堂中的诸人,这里……有在江东颇有威望的鲁肃、张昭,也有曾经的会稽四大家族、吴郡四大家族族长,更有那一干“弃暗投明”的文臣武将。
鸿雁中的孙绍坐在主审的位置,他与周循眼眸交汇,周循刻意的走近了朱纪,小声对他说,“朱贤弟,这可是你们朱家弃暗投明,重振门楣的好机会,你不展示诚意,我如何替你向云旗公子请功?”
朱纪眼睛红了,他也小声回应周循,“必……必须要招么?”
周循板起一张脸,“你若不招,那机会可就给这些大族了?如今的关头,谁都争着抢着在云旗公子面前立功,你可莫要不识抬举啊……”
“可……”朱纪哀求道:“这些……这些父亲与叔父千万叮嘱过,不能说……不能说……”
周循淡笑着问:“可是,你父亲与你叔父都已经死了?你现在还要愚忠?”
朱纪被周循的话彻底击败了,他拿起了一封竹简,踉跄着走到正堂,周循则是悠然的在后屋坐下来……
不多时,堂上传来惊堂木扣下的声音。
与之同时,传来的是众人的怒喝:
“也就是说,孙权暗中设伏杀孙伯符……孙权毒害太史慈,毒害周公瑾,毒害黄盖,这些……你们朱家都有参与咯?”
“朱然是孙权的学堂挚友,因为有这层关系在,朱家替孙权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儿,也并不奇怪!”
“原来……这些都是真的……真的……”
“那吴侯,呸……是孙权那个狗贼……其罪当诛——”
伴随着这些议论……
也有截然不同的声音,比如阚泽的大声嘶吼:“朱纪?你血口喷人?你……你胡说八道!”
还有吕范的声音,“朱纪……想不到你堂堂朱家门楣,竟是做出了此等卖主求荣之事!”
——“肃静……”
——“朱纪,你接着说,细细的说,再有敢扰乱公堂者,军棍伺候!”
……
……
第552章是不寒而栗,是毛骨悚然!
很多坏事儿,是孙权做的不假;
但却是东吴这种大族间盘根错节、势力磅礴的局势下,他不得不做的;
可具体的实施者,并不是孙权,正是朱家,乃至于附庸于朱家的几个“中流”家族……
吴之四姓,顾、陆、朱、张,从朱然成为孙权的伴读起,朱家就将全族的性命与孙权紧密相连,是孙权最可靠的爪牙!
可无疑,这也造成了……如今,从朱纪口中,一切一切的真相昭然。
“啊……啊……”
此刻,因为朱纪的供述,江东次一级的家族“杜”、“林”、“闫”、“许”、“王”五家的族长被抓来……然后棍棒之下,打的是遍体鳞伤。
终于,他们招认了,他们是奉孙权之命,在扬州毒害的太史慈,在巴丘毒害的周公瑾,在吴郡毒杀的黄盖……
事实上,黄盖本不用死,恰恰是因为他查获到一些有关“周瑜之死”的真相,且去吴郡调查走访,问到了这些家族……
故而,这些家族才禀报孙权,得到孙权的授意一,连同这位赤壁之战时“苦肉计”立下大功寻的功臣也一并毒害。
整个此间的审判,言之凿凿,人赃并获……
仿佛将周瑜、太史慈、黄盖之死的真相跃然眼前……让一些人心痛不已,却也是让诸如顾家的族长顾雍,张家的族长张温,虞家的族长虞翻,魏家的族长魏朗,孔家的族长孔愉,谢家的族长谢夷吾脑袋低垂,恨不得找个地缝藏进去。
他们虽没有直接动手……但孙权如此做,是因为他们!
这,就足以让他们无比惶恐、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