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越看越是惊讶……
乃至于到最后,当他看到,当归和生地黄这两味药世,他左手拳头重重的拍在右手的手掌中,右手的手掌将拳头紧紧的握住。
『这才是……点睛之笔嘛!』
『原来我一直忽略的不止是气,还有活血伤阴之下,必须注重养阴养血……生地黄滋补阴血,当归能滋补肝血,如此一来,全方就妥妥当当了!』
心念于此,张仲景的心头剩下的唯有震惊、震撼……
谁能想到,一个让他苦思冥想,让许多此类病患无疾而终的难题,竟在关麟的笔下,迎刃而解……
不,现在还不能说是迎刃而解,但……无疑,这方子的辩证法、可行性极高!已经让张仲景大为震撼且深深的认同!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道方子比他张仲景苦思冥想出的任何一个方子都要靠谱、稳妥且温和!
也不怪张仲景如此震撼。
要知道,这个血府逐瘀汤……在后世的医学中作用极广,冠心病、心肌缺血、中风、脑血管病、心衰、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头痛、失眠、精神障碍、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乃至骨外科疾病,都有用到它的机会。
乃至于,在后世中医界有一种说法——就这化瘀血而言,这血府逐瘀汤,乃是千古绝唱!
反观关麟,他的一门心思都在默写这药方上。
他并不知道张仲景那惊诧、震撼到极致的表情,他只淡淡的说。
“仲景神医……面对那些相似的病患,试一下这个方子,或许可行……哪怕是出现什么反应,仲景神医再对症下药!或许困扰着法正军师的那病症就能迎刃而解了!”
关麟的话很淡!
但,无疑……停在张仲景的心头,却犹如雷霆滚滚,乃至于……有那么一瞬间,张仲景笃定,这方子一定可行!
……
……
第549章江东一丝不苟,蜀中冷月如刀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
——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张仲景正在调配药方。
官医署中自是有弟子煎药。
自打关麟将这“血府逐瘀汤”的方子告诉张仲景后,当夜他就调配药方,煎熟药材,然后给那几个与法正病症类似的病患服用。
其中有一个,原本状况本是极其不好。
按照张仲景的经验,这个病患体内的淤血已经彻底堵滞……
再加上心痛,胸闷,气促,眩晕,心悸,神经疲乏、浮肿等症状已经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张仲景本已觉得神仙难就,怕是活不过今晚。
但……既然有这方子,哪怕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张仲景也必须试一试了。
为此他特地加重了药量,就是想试一试,这新方子能不能把这濒死的病患给抢救回来。
当然,张仲景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王叔和、韦汛、杜度?他们在哪?”
一边配置药材,张仲景询问弟子……
有弟子回答:“江东第一官医署刚刚成立,病患排成长龙,韦汛师哥尤在亲自接诊……杜度师哥则是去考察江东第二官医署的选址,至于……王师哥的话,今日是宣帝时期,累迁五经博士、谏大夫王吉的祭日,此王吉乃是王师哥的先祖,王师哥虽是琅琊王氏一族没落的偏支,却哪一年也未曾忘记去祭奠先祖的!”
“噢……”随着弟子的话,张仲景缓缓点头,他本是想唤来这三个关门弟子,然后与他们一起探讨、学习这“血府逐瘀汤”的方子,但既然都有事儿,索性……也就不强求了。
不过……
作为一个医者,拿到新方子时,总是渴望与人分享一二,谈谈这方子的精妙,身旁虽也有一些弟子,但学艺程度远比不上那三个关门弟子,交流的话,还差些火候。
就在这时,张仲景突然想到两个人,他连忙问:“红昌呢?乔琬呢?她们可在这官医署?”
任红昌便是貂蝉……
乔琬则是大乔。
前者是张仲景的义女,后者是张仲景最近收得的一位女弟子。
说起来,大乔虽然年纪不小了,哪怕是学医也是半路出家,但不可否认,她学医极有天赋,不过一年,许多疑难杂症已经是不在话下。
也正是因此,在义女貂蝉的提议下,张仲景破例收大乔为最后一个关门弟子,亲自教授毕生所学。
只是……巧了,现如今貂蝉与大乔也不在。
“师傅,就在方才……任姑娘与乔姑娘被云旗公子唤去了!”
唔……张仲景微微一怔。
他抬起头看了看天,这就要入夜……云旗公子这个时候唤她俩前去,哪怕这两个女弟子早已过了最好的年华,可考虑到关麟的身份,深夜传唤,难免……惹人非议啊?
当然,这个想法也只是存在了一瞬间。
“咳咳!”
伴随着一声轻咳,张仲景双手背在身后,他转过身,淡淡的吩咐道:“也罢,那你们就密切关注那几个刚服过药的病患,特别是那个重症的,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告知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