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吟出的瞬间,不知道从哪,一支银枪突刺而出,在夜空中划过一道绚烂的轨迹……
“啊——”
伴随着一阵哀嚎声,“嘎嘎嘎”,丛林里的乌鸦四散而飞,不过很快……这边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然后这边树丛里的暗哨,无一幸免,悉数殒命。
反观那白马银枪的战将,他看了眼这些暗哨特地生起的火把,再望了望天穹中,那可以俯瞰一切的热气球……
这白马战将笑了。
可以说,当敌人的暗哨点燃起火把的一刻起,这些暗哨的位置就暴露了!
空中的飞球兵有一百种方法能将敌人暗哨的位置报送给地下。
暗哨?呵呵,在他们看来,本就是不存在的。
倒是那白马银枪的战将并不停留,他迅速的收敛起笑容,面颊上又恢复严肃,他一如既往的吩咐:
“继续进军,疾驰向前——”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还在响彻,仿佛传达命令的某种讯号。
月夜下,山谷间,一柄柄长枪、战戟与夜风碰撞发出“呼哧、呼哧”的声响,而这些长枪与战戟的尖头处,正——泛着寒光!
没有人知道,不……是东吴的那支“得胜之际”、“得意洋洋”的兵马,他们哪里会知道,一支让他们闻风丧胆,无限接近于小儿止啼的马蹄声,杀戮声……就要来临。
……
……
入夜。
徐盛带着人马安营扎寨,其实赶夜路的话,他们能在黎明之前赶到港口,踏上返程的归途,但……没有这个必要。
一来,徐盛需要安排兵士提前沿岸打渔,储备退往庐江所需的粮草。
二来……熬了这么十几天,未有寸进,今日又埋伏了许久,打了一场歼灭战,将士们也都累了,故而,徐盛让三军就地安营,休整一夜,明日一早再赶赴港口,拔锚起航。
月黑风高,寒风呼啸——
徐盛躺在一个帐篷里,身侧摆放着几本兵书,大多是《孙子兵法》的不同篇章。
话说回来,孙坚、孙策、孙权作为孙武的后裔。
自然……在东吴,孙氏一族对祖辈孙武极至推崇,故而《孙子兵法》也被尊为东吴将者必读的篇章。
只是现在,徐盛完全没有心情看兵书。
“唉……”
伴随着一声粗重的叹气,他无奈的摇头,俨然替如今时局下的东吴担忧。
——『区区一个糜芳,吾都攻克不下?就算至庐江,按照主公的吩咐,在那里与关羽决战,吾又赢得了关羽么?』
正想到这里……
账外的篝火旁,突然响起了剧烈的争吵。
“什么东西?竟敢对本将军没大没小?”
“你有能耐,你怎么不攻下这江陵?擒了那糜芳?哼……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将军,我江东子弟才踏不入这江陵城内!”
喊话的是一名校尉与副将马忠。
按理说,一个校尉不会与马忠有如此争执,但,这争吵就是这样发生了。
俨然,一场埋伏下的大捷并不能遮掩此番突袭屡屡受挫、屡屡受阻局面下的窘迫,再加上,那校尉喝了几口闷酒,心里闷闷不乐。
争执随之而来……
解决的方式也极为简单——角力!
“打打打……”
“看看谁能放倒谁?”
“马忠将军?他可是咱们军中的大力士啊!”
……
一场角力的决斗直接将吴军的气氛推至高潮,惹来了欢呼声震震,极为热闹……
更像是宣泄每一个兵士,对此番战意结局的不满。
徐盛听着外面的喊闹声,有些不满,脸上也闪过一丝不悦之色,也不知为何,今晚他的心情很是压抑,就好似……隐隐有一种大事不妙,却又说不上来的感觉。
但糜芳的那支追兵已经败了,他这里还有两万多人,又能出什么事儿?
徐盛百思不得解,索性把《孙子兵法》取来,强逼着自己去看……不时的琢磨着,如何在庐江战胜关羽。
而离着这里七、八里的地方,一支犹如幽灵般的骑兵正在迅速接近,他们只有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