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的话对于曹操而言无异于五雷轰鸣!
——『造……造出飞球?』
惊讶的不止是曹操一个,还有身旁的贾诩,还有许褚,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对程昱这话……多少带着些巨大的疑窦与怀疑。
“你……你接着说——”
曹操的声音加重,眼睛中满怀的是望眼欲穿。
程昱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此人乃扶风人,姓马名钧,字德衡……原本,臣也并不识得此人,可一打听之下方才得知,他虽有口吃的毛病,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在民间极为有名望……他曾还原指南车、改进笨重的织布机,发明出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还制成一种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
说到这儿,程昱顿了一下接着道:“甚至……就连大魏前线兵卒送来的‘连弩’,也经过他的改良而破解其内部机括开关……乃至于已经在尝试完美还原!也正是他……他提出,这飞球的‘蒸汽’原理从伙房就可窥探一斑,且他已经将一只小狗送入空中,按照这原理继续推演的话……他或能造出这飞球……”
程昱提及的这位大发明家——马钧!
按照历史的推演,他将在十年后在魏国担任给事中的官职。
当然……这个官职平平无奇,但……他的名字,却被后人冠以“华夏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诚如程昱所言,他还原了指南车、改良了织布机,发明了龙骨水车、轮转式发石机,除此之外,大名鼎鼎的“水转百戏图”也是出自他之手。
甚至……诸葛连弩还是他改良与发展的,威力增加了五倍!
可以说,在这样的时代,马钧在手工业、农业、军事做出的发明创造,足以让他成为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不多见,堪称机械大师的存在。
唯独可惜的是,他不善辞令,也因为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没落,这些发明创造并没有得到重视……
马钧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始终不得志。
魏国的大文豪傅玄曾感慨:
——『马先生的巧,虽古时的公输般(鲁班)、墨翟,以及汉代的张衡,也比不过,但公输般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张衡和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最可痛心的事。』
由这一番话亦可知……
程昱提到的这位马钧是“何许人物?”
说是“机械降神”有些夸张的,但……“大发明家”、“大机械师”这样的头衔,马钧是当之无愧!
当然,历史上的他是悲剧的,是怀才不遇的!
偏偏,因为如今时局的动荡也好,机缘巧合,又或者是荆州的“发明创造”让大魏,让曹操不得不把目光投入这些“机械、发明”上……
故而这位不善辞令、怀揣不遇的少年马钧,竟奇迹般的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程昱的看重。
不遗余力的支持他的发明……
他更是投桃报李般的大胆提出:
——这飞球,他也能造!
当程昱娓娓把有关马钧的故事悉数讲给曹操听后,曹操亢奋的一拍大腿,他发出那仿佛久居阴霾之下,总算见到拔云见日的景象时的爽然的大笑。
“孤要即刻传召这马钧,不,仲德,你带孤……带孤去见这马钧——”
……
……
第486章我的脑袋是软的,可你的刀劈不动!
深秋之际,被群山环绕的许都城大有一股苍山如黛的感觉。
城楼上高耸的城墙、伫立的兵士遥遥在望,马车却一转,向着山野方向跑去。
程昱探出头来,确保路线是正确的。
曹操则是诧异:“不曾想,仲德竟把这马钧藏在城郊!”
程昱连忙收回了脑袋,解释道:“马钧的许多发明……虽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能,却也是动摇一些人的利益,若是在城内太过显眼,反倒是让他置身险地!再说……此人‘口吃’,不善辞令,还是扬长避短,不要让他与太多俗人、俗物接触的好!”
程昱的话让曹操颔首。
“仲德的安排,总是这样的周到、缜密!”
的确……诚如程昱说的那样。
马钧被程昱安排在许都城北的一处幽静的山庄内。
为了保护这位“大发明家”,程昱调动了校事府百余校事,除此之外,铁匠、木匠……各式各样的匠人也集结了超过五十人,悉数都是为马钧服务的。
尽管“飞球”并未制造出来,可……程昱已经意识到,如果……会有那么一个人,将成为大魏扭转局势的关键,那一定是这年纪轻轻的——马钧!
故而,凡是马钧的要求,无关难易,程昱都会派人悉数准备,甚至数量……远远超过马钧的要求。
也正因为如此,当黄昏到来之际,天色渐渐地陷入黝黑之境,曹操在程昱的引领下,从马车中走下时,他才能看到,他一辈子也不曾看到过的景象。
只见得……
地上几簇火焰点燃,阵阵“艾火”透出了有些刺鼻的味道……
但,几百鸡蛋壳,却在这艾火的熏陶下,正徐徐升腾,飞起。
这一幕,在曹操、贾诩、许褚的眼中,超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