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问题了,孙权与一干文武意识到,这已经是危机东吴存亡之秋,一着不慎,整个东吴即将亡国,孙氏基业将毁于一旦……
或许……这些豪门氏族,也将遭遇灭顶之灾!
孙权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也心惊胆寒到了极点,所有人的心情都不好受。
那些哗然喧闹之声此起彼伏,似乎……这时候,谁也没有在意到,这里还是东吴的朝堂,是江东最神圣的地方。
“突袭而来的是关羽,就我们这群人?怎么守?”
“是啊?就是派人去柴桑,那也不过是螳臂当车……我们的脑袋就比那颜良、文丑,比那五关下六名亡将的脖颈更硬朗么?”
“可惜周大都督、太史将军不再,否则,这硕大的东吴……也不至于无人御敌啊!”
这一句句的话让孙权的心情更加烦躁。
却也是一句句的在挑衅着他的底线与尊严。
周瑜、太史慈……
呵呵,他们若在……东吴内部早就打成一锅粥了?
听到他们的名字,反倒是此刻的孙权最想见到的人……是鲁肃,是那远在江夏的鲁肃!
他不由得感慨道:“何须公瑾?纵是鲁子敬在,他……他一定会教孤御敌之良方!他一定有退敌之策!”
孙权的话悉数传入了周瑜的儿子周循、周瑜的侄儿周峻的耳中。
两人彼此互视……
周峻已经有些跃跃欲试,想要趁这机会……领了抵御关羽的“重任”……
当然,这份“重任”在他眼里……多少有些意味深长的味道。
哪曾想,就在周峻要踏步走出之际,周循悄无声息的拉住了他的袖子。
“怎么?”周峻压低声音询问道。
周循则用极轻极细,唯有他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回应,“再等等……”
“等什么?”
“等……”说到这儿,周循不经意的抬眼,隐秘的瞟了下孙权,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细密,可仿佛声调中突然添加了几许笑意,“咱们不慌着出手,等这满朝文武再去送死一波——”
唔……送死一波?
周循的话提醒了周峻,也使他意识到,周循是要……借关羽之手,进一步的消除东吴的“有生力量”啊!
话说回来,如今周循有一万部曲,孙权还有一万亲兵,其中更是饱含着三千宿卫虎骑。
除此之外,那些大家族表面上哭穷,扬言部曲早就派出去了,家里都没男丁了,可事实上,谁家……不私藏个几千部曲呢?
这些人在,周循与“鸿雁”……还不足以完成起事。
所以,现在的局势,最好的解法,就是让他们去送……反正周循不急,急的就是这满朝文武!
想明白了这此间总总,周峻用无比佩服的眼神望向周循。
心头感慨:
——『不愧是叔父的儿子,这一等……等的妙啊!』
果然……
在喧闹声中,吴郡、会稽大家族之首顾家族长顾雍,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提高声调,大声道:“诸位都静静,安静一下,谁说我东吴无人?老夫举荐一人,只要他挂帅出征,诸公鼎力相助,足可破关羽——”
果然,随着他的一道声音,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谁?”孙权的眼睛炙热,他对顾雍提及的名字是望眼欲穿。
“建安十三年,此人征伐黄祖,敌军用艨艟战船打横,把守沔口,箭如雨下,正是此人率百人突入艨艟之中,斩断两条绳索,于是大军得进,最终斩杀黄祖!次日宴会,主公还说,能得此庆功宴,全靠此人斩断绳索的功劳!”
“后其征战四方、平定叛乱……一身是胆,从来身先士卒,勇武无双,柴桑叛乱,他也平定过几次,最是熟悉那里地形,若由其统兵,可踏江而击之……关羽必败!此人……诸君都不陌生,正是身长八尺,武力不输于关羽……会稽余姚人——董袭!”
随着顾雍的话吟出。
此间朝堂突然沉默了……
似乎、仿佛、好像……在现有的将军里,也唯独董袭这样不怕死的猛人,或许能拦住关羽。
哪怕是同归于尽!
当然,大家伙儿心里头明镜似的,董袭……也只是能勉强能与关羽碰一碰,未必就一定能胜关羽!
可……这种时候,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要不然……还能咋地?
真关羽杀进来,那就是又一个“江东小霸王”,不……他会是一个比孙策更难对付,更霸道的霸王!
“我全家还有两千部曲,老夫悉数贡献出来,吾子全琮学过些许兵马统率,能使二十八重的大刀,可为董袭将军做先锋!”
说话的是全柔,这位汉灵帝时期就被举为孝廉,董卓之乱时,弃官归乡,回老家吴郡出仕的“全氏一族”族长,他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孙权的。
随着他的话……
孙权眼珠子一定,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久闻全家有子‘全琮’少年有名,如今正直弱冠之年,文武全才,少年英雄,若是此番得胜,那孤便将长女许配于他?孙家与全家永结秦晋之好……呵呵,孤之长女孙鲁班,可最是敬佩少年英雄啊!”
孙权已经开始画饼了,当此东吴存亡之际,纵是爱女,他该割舍的也必须得割舍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