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愈发的感伤了起来。
李藐还适时的劝慰他,“是有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局势使然……这也怪不得丞相,怪不得文远将军,更怪不得夏侯将军!”
李藐的话多少让曹植的心情宽慰了一分。
他继续道:“方才李先生问这七、八万村民变流民,会不会哗变?我想……应该不会吧,毕竟此间宛城是我大魏的军事要地,本就有七千驻军,何况……夏侯子林又带来了两万援军,这些都是宗室的兵,应该能稳住局势。”
随着曹植的话,李藐在暗自计算着,如今宛城的防护力量。
原本就有七千驻军;
夏侯楙又带来两万宗室兵马;
再加上,曹植也从洛阳带来了两千人,其中还混入了李藐的三百来自“鹦鹉”的死士。
还要算上坚壁清野,如此这般加持之下,三日之内……怕是关羽未必能破城啊!
一想到这儿,李藐表面上平静,可心头不由得露出深深的担忧!
说起来……
李藐只是将这边的情况想方设法传到关麟手里。
却并不知道关麟的计划。
再加上,在这陌生地方,李藐人生地不熟,又去哪里寻找丐帮的弟子询问呢?
故而,他整个心情也是悬着的,觉得这个局……怕这关家父子不好破呀!
呼……
心念于此,李藐止不住的又吁出口气。
曹植见状接着问:“李先生没上过战场,有些紧张也情有可原,不过……不用担心,宛城提前部署,以逸待劳,那关羽攻不进来!倒是……”
说到前面时,曹植语气颇为昂然,可随着最后一个“倒是”,他的话锋一变,语气中添得了几许茫然与无措。
他突然沉吟道:“等这一战结束,才是真正的考验……安抚民心……怕是不轻松啊!这也是父亲派我与李先生来此的原因所在吧!”
随着曹植的话落下,李藐微微颔首,心里嘀咕着。
——『这曹操思虑的还是缜密啊!』
——『让夏侯楙来坚壁清野,以牺牲民心的代价换取这一场战役的胜利,却让仁慈善良的曹植在战后安抚民心……』
——『思虑不可谓不周全、不缜密啊!』
诚如李藐所言……
曹操老了,可霸气未脱,却……也因为这些年大魏的杀戮而遭受到无穷无尽的反噬。
现在的他,变得更中庸了一些,对于暴乱,对于民间疾苦……不是再单纯的“铁血镇压”,而是选择稍微和缓一些的“一手棒棒糖、一手狼牙棒”的手段。
派曹植来……又岂不是对他的一次大考呢?
正议论着,“踏踏”的脚步声再度传出,是夏侯楙,似乎他是刻意来寻曹植与李藐的。
看到曹植与李藐,夏侯楙直接道。
“总算找到两位,父亲请子健与李先生赴内堂一叙!”
父亲?
此言一出……曹植与李藐均是一怔。
夏侯楙的父亲,那不就是夏侯惇嘛?
这位坐镇邺城,主管整个曹魏后勤事宜的大将军?他……在这儿么?
果然,曹植反应过来,当先问道:
“夏侯叔父是在宛城么?”
夏侯楙微微点头,“宛城乃是咱们大魏重要的门户,襄樊战场悬而未决,爹不放心,就亲自来了,是昨夜到的,我陪着他巡视三军,故而没有告知子健。”
这……
一下子,李藐的眉头短暂的凝了一下。
不过很快,他的眉宇再度舒展开来。
身处敌后,他已经能够条件反射似的做到……不喜形于色!
更能做到收敛心神。
只是……
无疑,夏侯惇的出现又为这宛城的守势添上了一分力。
夏侯惇,又是个棘手的家伙呀!
一旁的曹植不知道李藐的心路历程,还十分欣喜道:“夏侯叔父在此,那宛城无虑也……我这心里一下子也踏实了许多!”
“子林兄,前面领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