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脱口,关羽白了关索一眼……
当然,他也知道,今年的局势似乎没必要“绝北道”。
但是,他是在城头望楼里,意外的听到过云旗的部署,知道他是打算在明年七、八月涨水期时对樊城施以水攻。
既是水攻,那就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再细化下来,那讲究的就多了,是——阵地战、地道战、堑壕战、心理战、间谍战、气象战!
诸如此类多种形式的战场……
最重要的……天时是暴雨,地理则是地势的高低,至于人和……
那就是若暴雨不足以冲垮堤坝,就需要人为来掘开堤坝。
要知道,汉末三国之前,水攻虽然有很多次,诸如“晋阳之战”、“鄢郢之战”,甚至还有水神韩信的背水一战。
但事实上,想要打水攻,引水灌城,那可是一个大工程。
最难的两步分贝时,修运河把水引来,还得修堤坝不能让水跑了。
等到关键的时候凿开堤坝方才引水灌城!
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需要处于绝对的优势,让敌人在城里不敢出来,否则……水攻,就只是说说玩儿罢了!
故而此番关羽“绝北道”,最真实的目的,是占据地势,在北方开拓出一方空间,待得来年,云旗一旦决定水攻,那关家军随时可以挖通汉水,修筑堤坝,在适当的时机引水灌城!
说白了,这一切……都是关羽在为云旗打“掩护”,打“辅助”,人为的创造出“地理”与“人和”!
当然,他心里是这么想,但表面上不能如此说。
他狠狠的瞪了关索一眼。
“维之,你的意思是,要把一切的压力都压在你四哥身上?我等关家军就观望看戏么?”
呃……
关羽突如其来的冷冽的话语直吓得关索一个哆嗦,立刻就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关羽的目光。
关羽一手捋着长髯,目光如炬。
“关某只是伤了,不是死了,关家军此前是败了,不是亡了……”
“以往襄樊战场四面楚歌,关某照样绝北道,关家军何曾怕过?怎生?如今背后有襄阳城,有云旗的四万兵马?你们就提不动刀了么?”
“此前一战,关某与关家军失去,耻辱的,这一战该悉数夺过来了!”
又是一连两句,无比凌厉的话语……
这次的话直接让所有帐中之人低下了头。
“本将军意已决,明日点兵,后日过汉水……各营过汉水后,占据扼要之处,联营摆开,将樊城包裹于其中,一只兔子也不能跑出!”
“若曹操敢派人来支援,若平鲁城、郾城、新野城敢出兵攻我关家军寨,那诸位就策马挥刀,扫天下汉贼,青龙啸天,挥刀取寇首——”
……
……
第378章不能让吾儿孤军奋战——
关羽在樊城地区战斗的时间太久了,非常熟悉这边的地形,甚至非常熟悉这边的每一座城。
比如襄阳城,是砖石结构的,这种城墙造价太高,只能在军事重镇如此修筑。
故而,在襄阳城以北的诸如樊城、平鲁城、偃城、新野城就都是夯土城墙。
甚至关麟新修建的“长沙新城”与“江陵新城”也是夯土城墙。
不过,要知道……
哪怕是夯土墙,在秦汉时期技术已经成型,抗冲城车击打、扛抛石机轰炸的能力都是极强的。
而这种夯土墙怕什么?
关羽太懂了,这夯土墙怕的就是时间与龙王爷。
并不是说这种夯土墙被水一冲就垮,一泡就垮,而是如果长时间浸泡的话,墙体就会逐渐瓦解崩塌。
恰恰,樊城、平鲁城、郾城、新野城都是老古董。
樊城是周宣王时期修建的,是公元前八百年。
偃城又称偃月城,倒是年份近,但是曹操草草修筑,与樊城互为犄角使用的,真去论城防还不如樊城。
新野城则是西汉初年,距今也四百多年。
平鲁城更是公元前八百年左右,仲山甫所筑的封邑之城,距今千年之久。
这也是为什么在三年后的那场连续十多天的大霖雨,汉水暴涨后,关羽敏锐的捕捉到战机,引水灌城,成就了“水淹七军”的佳话!
这其中有关羽捕捉战机的敏锐,却也有这些城墙真的扛不住水攻!
如今,哪怕距离“水淹七军”的时间提前了三年。
可因为关麟的提醒,关羽已经往“引水灌城”这边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