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有点儿……
一时间,关麟觉得是他天真了么?
他以为这“蒙古复合弓”会如“诸葛连弩”、“八牛弩”、“蹶张弩”那样轻而易举的就被黄承彦、刘晔制造出来,可结果却是。
——『还是低估了这五百步射程‘蒙古复合弓’的制造难度了!』
是啊……
在后世,一柄最优质的“蒙古复合弓”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制成,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在特定的月份,特定的温度下才能完成。
勉强制作倒是也可以……
只是威力与射程就相差甚远了!
当然,关麟也低估了黄承彦、刘晔以及黄忠的执着。
特别是黄忠,因为儿子的缘故,他对哪怕只有“二十步”的射程,也会执着到极致。
“继续——”
关麟挥挥手,让侍卫们继续禀报。
作为“襄阳太守”,诸事繁杂的很,许多事情都需要关麟处理……
当然,军事上关麟已经全权交给老爹关羽了。
可哪怕如此,各种政务也不轻松。
一次公务的处理,就足足用了一个上午,就在最后一个文吏将荆州“摊丁入亩”的事宜禀报完毕后,关麟伸了个懒腰,如释重负……
可直到这时,诸葛恪方才张口。
他左右环视……关麟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意思,“尔等都先退下吧,诸葛元逊留下——”
随着这一道声音,整个衙署正堂中所有文吏、所有侍卫悉数退下。
整个此间只剩下了关麟与诸葛恪两个人。
诸葛恪正要开口。
关麟抢先一步,“让我猜猜,元逊禀报的是伯言的行程?还是鸿雁有所突破?亦或者是……”
说到最后,关麟的目光凝于舆图上的寿春城,他的手也从寿春城划过,划至东吴……
他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吟道:“亦或者是有关那位华佗的女弟子卓荣……还是有关张辽张文远与凌统凌公绩的消息?”
果然……
当关麟把话引到卓荣,引到张辽与凌统时,诸葛恪抿了下唇,面色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也一丝不苟。
“伯言是三日前到交州的,已经乘船出海……往胶州灵山鼓子洋去了,至于……卓荣、凌统与张辽……”
诸葛恪沉吟了一下,还是张口道:“他们的情况,都不好……十余日里,张辽求了曹操六次,要曹操放过他张辽的救命恩人卓荣,乃至于到最后,张辽已经被曹操幽禁,说是让他冷静、冷静,事实上……却是派遣校事府去调查他们之间的勾连!”
说到这儿,关麟打断道:“这是司马懿传回的消息?还是灵雎?”
“都有!”诸葛恪颔首,然后继续说,“至于……凌统的话,他在东吴的处境比曹魏的张辽更加危险……为了卓荣,他四次请缨出战寿春……可却无一例外的被吴侯拒绝,再加上……此前吴侯表面上说是保护其族人,实际上却是幽禁其族人,引得凌统与吴侯大肆争吵了一番……”
说到最后,诸葛恪的语气带着许多落寞。
“云旗你应该知道,凌统如此公然藐视孙权,这会引发何等后果?”
……
……
第374章鲁肃:我赌的是曹操的猜忌心!
官署正堂,诸葛恪正在向关麟禀明情况。
“情况就是如此,一个卓荣引起了曹操与孙权对手下虎将的猜忌,现在整个襄樊、江夏、淮南看似风平浪静,没有战事,反倒是孙曹内部愈发的剑拔弩张了!”
随着诸葛恪的话,关麟揣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十息,二十息……
足足百息过后,此间的气氛愈发的凝重,就连诸葛恪都有些受不了此间凝重的气氛,主动问:“云旗公子?在想什么?”
关麟“吧唧”了下嘴巴,“我在想,曹操对张辽的态度,孙权对凌统的态度,你觉得……他们彼此间的敌人与对手知道么?”
“啊!”
关麟的话直接把诸葛恪说晕了,诸葛恪挠挠头,疑惑的问:“敌人?对手?云旗公子是什么意思?”
“这么说吧,张辽求曹操饶恕卓荣,因而引得曹操不悦,这事儿?孙权这边知道么?还有……孙权猜忌凌统?曹操知道么?”
这……
关麟的话仿佛一下子给诸葛恪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子,让他突然就感受到了孙、曹内部剑拔弩张的局势下,还有这一股来自外界,来自敌人那边的“暗流涌动”……
“所以说……”关麟吧唧着嘴巴,“张辽与凌统的处境只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凶险……至少,若我是曹操,就一定会利用孙权对凌统的猜忌大作文章,让孙权对凌统更加猜忌,甚至……借刀杀人!反之……我若是孙权也一样,这文章可太好做了!”
随着关麟的话音落下,诸葛恪只感觉心头“咯噔”一响,他想张口问关麟,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