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连忙颔首,“是,是隆准而龙颜……美……美……”
可下一句,刘禅又犯难了,这让同样待在这个房间中的马谡摇了摇头。
暗道:『主公这是生了个什么神仙儿子啊……这么简单的一篇,竟背成这副模样……』
一旁的孙乾忍不住去小声提醒,“美须髯……”
刘禅这才把话连起来,“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仁而爱人,不对……错了……错了……”
刘禅又开始挠头,抓耳挠腮……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诸葛亮无奈的淡淡道:“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对对对。”刘禅连忙道,于是又把整篇连起来,“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喜……喜……”
便是方才刚刚提醒过的,刘禅又忘了,他急的直跺脚。
这次,诸葛亮没有再提醒了,他重重的将手中的竹简放下,叹气道:“阿斗啊,这篇《高祖本纪》你已经背了十多天了,从主公出征那天起你便开始背,可现在……依旧只记得这几句!还有……”
诸葛亮望向桌案上的竹简,心头更添悲怆,“我让你写心得,你写的是什么?这些是心得么?你便从这《高祖本纪》中就悟出这个……”
当即,诸葛亮已经取来木板,这是刘备交代的。
棍棒下出孝子,棍棒下出贤才……
如果背不出来,不遵师嘱,就棍棒伺候。
诸葛亮“唉”的一声,他望向刘禅,“少主,伸手吧,非吾责罚于汝,实乃主公要吾如此,不敢抗命。”
“孩儿实在是太笨了……”刘禅眼泪都快留下来了,“孩儿无论怎么背就是学不会……学不会……”
“笨……”诸葛亮再度摇头,他望向马谡,“幼长,你说说,少主笨么?”
“不笨!”马谡直言道:“少主在蹴鞠、投壶、百戏上一沾就会,一练就精!聪明的不得了……如何言笨?”
马谡的话……像是杀人诛心,直接让刘禅无言以对,只能期期艾艾的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叹出口气,沉吟道:“伸出手来……亮替主公打你二十!”
刘禅委屈巴巴的伸出手,“请师傅打轻点儿,昨天才刚打过,手还肿着呢……”
啪……
不等刘禅把话讲完,诸葛亮的一手板已经打下。
“啊……”
刘禅发出一声尖叫。
“啪”又是一手板,诸葛亮终究没忍心继续打下去,他语重心长的劝道:“少主啊,荆州你二伯家的儿子关麟关云旗,也不过才大你三、四岁,可他已经能助你二伯运筹帷幄,北伐建功……可你却连‘四书五经’都不能背下来……你的心不在学业之上,这是为师的过错呀!”
诸葛亮说的痛心疾首,可他又望到刘禅的手掌,红扑扑的……
的确,昨日的二十木板留下的伤痕还在,肿的很高……
可偏偏这位少主就是不吃记性!
无论怎么打,也不会用功,这才是诸葛亮最烦恼、最神思的。
说起来,此前诸葛亮无子。
近来才过继兄长之子诸葛恪为子,却至今缘悭一面……
不夸张的说,如今的诸葛亮依旧将刘禅视为己出,倾注全心全力去培养,可……终究,天不遂人愿……
诸葛亮不想承认,但刘禅真的有些“朽木不可雕”的味道了。
“也罢,今日的木板暂且记下吧……明日,若背不出来,再一并罚……”
“多谢师傅,多谢师傅体恤……”刘禅恭敬的向诸葛亮行礼,然后徐徐退下。
诸葛亮再三凝望了眼那桌案上刘禅写的心得体会的竹简,不由得摇头,一边挥着羽扇让自己冷静一下,一边也徐徐走出了房间。
孙乾似乎有政务禀报,连忙追了出去……
倒是马谡,他好奇的提起那竹简看了一眼。
可只这么一眼,“噗”的一声,马谡直接笑出声来。
他念道:“好一个‘我观《高祖本纪》,浑身不适,唯想尿尿!’”
甚至刘禅这心得体会写的是尿尿,而非出宫,而非小解……简直俗不可耐!
“哈哈……”一阵嘲弄似的笑意过后,马谡摇着头,感慨道:“主公这儿子到底怎么生的?亲生的还不如养的!”
马谡提到的这个养的是指“刘封”,那个长沙郡刘姓人家外甥。
那时刘备投靠刘表,暂居于荆州,膝下无子,就收养了这刘封为养子!
要知道……
汉代的养子可是与儿子一样,是有继承权的。
当然许多父亲不会让养子继承全部的家业……
在但从律法上来说,养子与亲生儿子在继承权上地位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