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已经聊了一会儿,谈及的话题自然绕不开賨人部落。
此刻的刘备正在侃侃而谈,“王将军哪,你勇武过人,又忠义可嘉,你无论是在曹魏还是在我身边,都会被委以重任,可你又想过你的这些族人么?”
“你们前途往关中,这数百里秦岭怎么过?到那边生活习性不同又该如何?路途上医疗怎么办?有妇孺老人得病,没有大夫怎么办?被关中人仇视怎么办?耕地不足,被人欺负了又怎么办?”
“你们不想留在这宕渠么?这里是你们的部落,是你们的家呀!你们在这里,有衣穿?不用挨饿?还有,在这里……你们的手下将士们的子女,会一代一代的待在这里,建设这里……我也会帮你们建设这里!你们要子女出去,我为你们修建官学,让你们的子女学汉人的书本,你们不想出去,我为你们修建医署,让汉人的医署救助你们。”
“在我看来,迁徒出去也好,留下来也罢,这些不该是我刘备或者是曹操决定的,而是你们自己……不论你怎么选择,我都不想让你们部落因为大汉与逆贼曹操的战争而分崩离析……更不想让你们在战场上族人相残,亲者痛,仇者快!”
刘备的话很平静,却在平静中,在字字句句中透漏出的是賨人部落最迫切需要的。
是就要因为选择曹操还是刘备而部落的分崩离析!
也正是这一番话让王平深深的低下了头。
让他意识到,他此前带着少量族人投靠曹操,乃至于帮曹操迁徒百姓的做法,是多么的天真,对部落造成了何其大的伤害?
刘备的话还在继续,“备虽不才,却有横行天下之志,有开疆拓土之愿,有灭曹兴汉之能,有爱戴下属之义,有忠君尊上之德,有爱民如子之仁,有外战内治之才!”
“试想一下,待得你与你的部落归于我,助汉一臂之力,到时……立下不世之功勋,朝廷岂会吝惜封赏?朝廷岂会不给予王将军一个将军之衔,而王将军这些族人,也将受到最大的优待!”
“退一万步说……待他们解甲归田,乐享天伦时,他们就可以告诉他们的孩子们,他们是曾经将曹贼驱除,中兴汉室的一员,他们的功勋,他们的威名响彻大汉十三州,人人提起他们,都竖起大拇指!他们可以骄傲的说,他们的统领是你王平将军哪,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你的这些族人,你的这些部落,他们才没有枉费来这世上走一遭!”
振聋发聩,澎湃激昂……
刘备可不止是会哭,他更会建立信仰。
他知道……他刘备从小做到大,从弱做到强,这一路上经历了这么多的艰辛坎坷,可这么多兄弟不离不弃,靠的不是他的魅力,而是他建立起来的——信仰!
刘备的兵,刘备的将,从来不缺信仰!
……
……
第369章黑阎罗,月色下的修罗场!
巴中,宕渠。
整个八蒙山脚下都是魏军的尸体,哪怕已经过了一日一夜,这里的尸体依旧没有人去收回。
渐渐的,空气中多出了几分腐臭的味道,这等味道让人闻着作呕。
“嘎嘎”……白日里的乌鸦在天空中盘旋,发出刺耳的叫声,只有到了夜静更阑的时候,它们方才成群的飞下,去享用这无穷无尽的美食。
经历了白日里的血腥屠戮,这一夜似乎显得很是平和。
就在这夜已过半之时,突然……一道嘹亮的声音打破了此间的沉寂。
“点兵,夜袭——”
这声音震耳欲聋,任凭是谁都能听出,是他们的将军张飞喊出来的,而随着这一道声音,此间八蒙山脚下的蜀军悉数列阵。
张飞则向副将雷铜、张达、范疆下令,“兵分三路杀上八蒙山……将张郃那蒙头军寨截成三份儿,各个击破!”
张飞保持着,他此战一如既往的风格,依旧是有条不紊的部署,依旧是事无巨细的嘱咐……
他智将的形象仿佛已经深入蜀军的心头。
当然……
要知道,在《斗战神》里的这一章回,八蒙山是有三条路上山的路,张飞特地派人查过,果然如此,只不过其它两条极其隐蔽。
同样的,在《斗战神》中,张飞是在围困了敌将四十五天后,发动奇袭,将敌寨截断,使得张郃首尾不能相顾,这才大获全胜。
只不过……张飞等不了四十五天,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了一百多次《斗战神》后,在脑海中模拟了一百多次八蒙山战意后,张飞捕捉战机的能力,与洞悉时局的眼力均得到了巨大的精进。
再加上……今日荡口攻下来了,宕渠攻下来了,张郃部成为了孤军。
这种时候,张郃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蜀军能一日一夜之间,在接连攻破荡口、宕渠后,再攻八蒙山,这太有违常理了。
这种时候,连番的大败之下,张郃军的士气必定低迷;
懈怠之下,张郃军的守备也必定松懈。
“都看好进攻路线了,待会儿到上面,地势狭窄,谁也莫要跟本将军抢,都举好火把,本将军的丈八蛇矛开道!”
随着张飞的一道声音,他翻身下马,身先士卒第一个朝八蒙山上发起了进攻。
许多将军身先士卒都是假的。
冲锋的时候向前,可冲着冲着脚步就慢了下来,让手下的兵士们先冲。
如张飞这般一往无前,让手下弟兄们都追不上的,绝对是极致的少数。
刹那间,原本黑暗的夜空下,无数火把将山路点亮,无数蜀军脚踏着白日里魏军的尸体……如潮汹涌般的向山峦上攻去。
这一日的“血色”还没有结束,这一日的血色注定将布满整个夜空——
……
……
山谷幽幽,夜华如水,今夜的张郃本就心神不宁,他已经一夜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