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古代,还真的很难找到比大蒜素更棒的天然抗生素。
事实上,自打张骞出使西域后,古人也早就发现了大蒜有治疗风寒和急性肠炎的功效,这源于“百合科葱属植物”特殊的抗菌机制。
洋葱、大蒜这类植物中,含有一种叫做“蒜氨酸”的化学物质,它本身无臭无味。
但如果外力打击导致大蒜破裂,那么“蒜氨酸”就会和“氨酸酶”碰面发生分解反应。
我们闻到的蒜味儿,就是大蒜素与其他硫化物产生的独特气息!
那么问题来了……
其实吃蒜,也相当于服用了大蒜素,也可以做到杀菌的效果,但每一枚蒜中的“大蒜素”含量太少了,最多不超过八毫克……
按照关麟的估算,老爹要抑制、解决病菌,那至少需要一天吃上二十公斤的大蒜……
至于能不能治病,关麟不知道,但究是身体强如老爹,这等剂量的大蒜,“胃穿孔”是板上钉钉的了!
所以……还是得提取。
果然……
在提到使用“大蒜素”时,貂蝉迟疑了一下,她问道:“如果是大蒜的话?行么?”
“我也不知道。”关麟一摆手,余光望向了这院落中那些“莫名其妙”受伤,又“莫名其妙”感染的兔兔和狗……还真是群倒霉的小动物啊!
“试试吧,内服加外敷,试试这些动物伤口处的反应……”
说到这儿,关麟又转向张仲景,“官医署这边就有劳仲景神医操持了……”
“济世救人本就是医者天职。”张仲景感慨道:“老夫对二将军的疮口无能为力,本已是内疚万分……”
关麟与张仲景、貂蝉……还有大乔拜别后,匆匆转身往下一站去了,该去看看那埋藏着许久的秘密武器了!
临行前,他不忘朝士武吩咐,“告诉我大哥、二哥……让他们采买的东西中再加一样大蒜,大量的大蒜!有多少要多少!”
用“血不湿”换“大蒜”,想想是画风……丫的,就突变了!
话说回来……
通过橘子提炼的青霉素是未来……
而通过大蒜,提取出的大蒜素是现在。
至于芥菜……那特喵的是秘密武器,是老爹当真细菌感染,病毒入侵,高热之后,能否续命的关键!
倒是关麟走后,张仲景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他一丝不苟的问向貂蝉:“红昌,那青霉素、大蒜素提取的步骤图,我要看一下!”
说起来……
这等从橘子的青苔中,从大蒜中提取“救人要素”的方法,像是突然为张仲景打开了一扇医学界全新世界的大门。
这一下,格局就彻底打开了!
中医是华夏的,这点毋庸置疑。
可,西医……如果是华夏发明出来的,那不是中医的一部分嘛?
……
……
江陵城郊,沔水山庄。
秦弩中“蹶张弩”的生产正在按照统一标准的“流水线”式的作业……
关麟提出的,将秦弩制造所需的一百七十多道工序简化成一百道,然后一百人为一个组,建立一条线,然后标准化生产……
这个想法还是保守了。
因为一百七十多道工序中,其实大多数并不繁琐,真正繁琐的也就那三十多道,故而……在黄承彦与刘晔商议过后,最终将这些工序拆解再合并,最终简化成了五十道。
每五十人为一组……
每人的工作量几乎拉平。
至此,整个沔水山庄所有的工房,停止了一切其它器械的制造,全力以赴,优先制造“蹶张弩”……
可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那就是……哪怕按照如今按照这个全新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可一个月补齐四万支蹶张弩的难度依旧很大。
很明显,夜以继日,“两班倒”的生产……已经完全不够了。
刘晔与黄承彦正在讨论的便是,能不能适当的给“工人”增加做工的时长……
说起来,一天是十二个时辰,沔水山庄所有的工坊有规定,每天只需要做六个时辰的工,其余时间均用来休息。
六个时辰就相当于后世的十二个小时,似乎……也挺长。
可……古人是最淳朴的,他们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每天做工六个时辰,就能吃饱饭,就能穿暖衣,就能有地方住,还能攒下钱来,这已经是莫大的“福报”、莫大的“幸运”了!
再加上,最近沔水山庄内部开始建立私塾……
这些“工人”子女均能不花一个大钱就入学读书,这无疑……又是带给这些“工人”们一轮全新的希望。
日子真的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