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表情,也从那一如既往的淡漠与从容,变得震荡,变得错愕,变得有些莫名的慌乱。
从这副表情来看……
定然是——出大事儿了!
“父亲……”关银屏好奇连忙问:“难道是四弟的答案答得不好么?”
却听得关羽淡淡的道:“他是答得太好了!”
紧接着,关羽喃喃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糟了,纵有千虑,却唯独忽略了那边!”
此言一出,只见得关羽迅速的呼喝。
——“中军官何在?”
——“即刻点兵!点骑兵!关某要即刻急行军!”
很明显,因为这一封信笺,因为这信笺中儿子关麟的话,因为这段时间读的《孙子兵法》!
关羽刹那间就意识到了什么。
而此刻,他的样子;
那双手握拳,丹凤眼迅速开阖的样子,一如四个字——风中凌乱!
……
……
第172章——风浪越大,鱼越贵!
两天前的夜晚。
关羽夜读的是《孙子兵法·兵六》一章中的——“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这与《淮南子·兵戒训》中的“将欲西而示之以东”相呼应。
昨天夜晚,关羽读的是《孙子兵法·九地》一篇中的——“是故始如处子,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这一篇,关羽还颇为嘚瑟的讲述给关银屏,让她耐得住寂寞,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今晚,关羽读的是《孙子兵法》中“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简单点说,就是暗度陈仓,就是声东击西……
通过展示假象来迷惑敌人,背地里乘虚而入,突然袭击!
说起来,因为关麟那臭小子,关羽有三天都没读《春秋》了,而这三天读《孙子兵法》,他也的确产生了许多全新的感悟。
但……
那也仅仅只存在于理论上的感悟。
可上天仿佛,很希望关羽迅速的完成“理论联系实际”。
廖化的这一封急件,关麟那寥寥的数语。
直接把这一抹理论上升到了实践的高度。
——“贼将文聘,势必将出奇兵,夜袭伏虎山,焚烧战船。若战船毁,待至涨水期?关家军能如何?父亲岂不为论为襄樊笑柄!”
这话很符合关麟的语气……
一如既往的“没大没小”,一如既往的“跋扈嚣张”!
可偏偏……
这一番话,结合一连三天看过的《孙子兵法》,关羽突然就悟了。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昨日荆江一战,若这文聘是诈败呢?
他的目的只是为了示敌以弱,展示假象来迷惑他关羽,将关羽的注意力集中在沔口大营,背地里就可以趁虚而入,突然袭击!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
这是襄樊,要么不动,要么……就要死死咬住他关羽的软肋。
——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这一条更讽刺。
呵呵……关羽就呵呵了。
还引蛇出洞呢?丫的,人家文聘都将计就计……看似是攻关家军军寨,抢夺连弩等军械,实际上,他是为了那批战船。
呼……
想到此处,关羽长长的呼出口气,心情无比紧张。
账外,中军官正在点兵。
因为是急行军,只能是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