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句话中,关麟刻意的加重了那“严刑拷打”四个字……
俨然,别有深意!
此刻的王叔和连续的磕头,宛若脑袋都不是自己的了。
“求公子放过他们……放过他们!”
关麟用手扶住王叔和的脑袋,他轻轻的留下一句。
——“王先生别磕了,我只针对事儿,不针对人,你呀,还是回去照顾下那师傅吧?当然,本公子放下句话,若你师傅死了,那你这两个师弟,就去官府收尸吧!”
说到这儿……
关麟留给了王叔和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
旋即,他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扬长而去。
而待得关麟走远……待得那些嚣张、跋扈的部曲走远。
此间众人心头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
一片怒斥、一片哗然!
有脾气火爆的咆哮着:“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更有人提议,“报官,报官……”
就在这时,诸葛瑾意味深长的小声提醒道:“这位可是关公的儿子?这荆州是关公治下,报官有用么?”
这一句话,意味深长,却又……推波助澜!
……
……
第166章貂蝉怒敲登闻鼓
长沙郡,捞刀河旁,水流突然变得湍急,一处处的河浪汇成一朵朵浪花,不断的拍击着河岸。
而张家庄入口处。
随着诸葛瑾那小心的、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这位可是关公的儿子!这荆州乃关公治下,报官有用么?”
突然,此间就变得静谧了下来。
要知道,这里可不只有来访求医的外地人,张家庄的村民,附近的百姓闻讯早就簇拥了过来。
他们一个个都默然了。
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短暂的沉积过后……
终于有人爆发出来。
——“关公的儿子又如何?”
一呼百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
顿时间,人声鼎沸,所有人都开始了对这个“关家逆子”声讨。
诸葛瑾适时的推波助澜,他高声道。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任何好事,都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去奖赏,任何恶事,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去贬斥!”
而这一番话,本是出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是诸葛亮曾治荆州时,后又治蜀颁布《蜀律》时均着重强调解释的。
仔细的去品,倒是有几分刘备临终前的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感觉。
如今诸葛瑾信手拈来……可谓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他的语调再添几分激昂。“我本以为,人读过书,善恶不过终有相报。可现在天理昭昭,恩怨明料,才知晓是非自难逃……究是此子乃关公之子,可……我斗胆也想请诸位一道为张神医做主。今日之事,不过是天理昭彰,我等不求俯仰行走之间无愧于天地,却当求心中一片净土。”
这就是读书人……
一番话直接升华了,感染力十足。
当即就有人响应道:“是啊,若然这关家逆子再如此为祸一方,为非作歹,这长沙城,不……这荆州城还有王法么?还有希望么?”
“报官,报官……王先生,我们跟你一起去报官!咱们告到廖太守那边,若是廖太守不管,咱们就告到关公那儿,若是关公也包庇此子,那咱们……咱们……”
说到最后,突然哽咽住了,他发现倘若关公真的包庇此子,他们状告的路……似乎就全断了。
哪曾想诸葛瑾反应快,当即吆喝道:
——“若关公包庇此子,我等还可以告到刘皇叔那儿,告到诸葛先生那儿……众人拾柴火焰高,咱们人多力量大!此事……务必让关公给我们个交代!”
诸葛瑾说出这番话时。
诸葛恪深深凝望着父亲,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为何父亲会对他说出那一番话。
——『当今天下,各为其主,父亲固然该推波助澜,而吾儿……你也应该阻止这关麟,防止他继续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