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真不会演戏啊 > 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341节

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341节(1 / 2)

言归正传。

杨兰节目组给共和时代外的窗景一个特写,随后两人俩摄影机,左右俩打光板,开始正式拍摄。

“今年我采访过宁昊、冯大炮、卢川、贾科长、管唬、王晓帅……那么多导演,跨越了几代人。但我最想要采访的还是你,不仅仅是你名气大,还因为我说的这些导演,甚至包括我采访的一些演艺圈外的名人也会提到你。”

方沂笑了:“怎么提到我的?”

杨兰低头看台本:“我觉得他拍电影好不算牛,牛的是其他也好,更是这个!”比出大拇指,“你瞧瞧我们,这辈子只会拍电影了,仍然不如别人……10年我和他一起参加电影局研讨会,那场面我现在还记得,当时不知道他会起来这么快,这么高,但已经感觉到他和‘我们’不一样了……”

方沂打断道:“这个‘我们’是宁昊?”

“听出来了,这就是他。你知道宁昊导演怎么说你吗?”

“正听着呢。”

“宁昊说你有创作者的直觉,但是不纯靠直觉。他认为你有理工科的精密感,这两种特质一般认为是截然相反的,你怎么看待?”

方沂大概明白宁昊的意思了。

当时他和宁昊,还有一个卢川,三人都作为青年导演代表,给上峰提过意见。只有方沂提的“扶持中小成本片”意见被采纳了,因为他提供了低成本可实施的具体方案。

上峰捡现成的,用就得了。

这么说有点绕,打个比方吧。

文艺工作者常常会陷入到自我感动的空洞大命题中不可自拔,对现实可行性无感,于是搞出一堆惊天巨扑烂作,并自我感觉良好。如京城奥运会的开幕式导演选拔,陈恺戈上去说了一个小时,领导们听不懂他讲什么,陈恺戈于是抑扬顿挫开始背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首轮即淘汰。

导演李鞍提供了一套方案,将开幕式建设为大型的沉浸式电影院,但是进入到第二轮时,李鞍这个方案被认为行不通,“可能技术上无法实现”,而他没有准备好第二套方案,因此也领了盒饭。

张一谋提供了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

领导问方案四呢?

张一谋临时把前三个方案编到一起,凑了个方案四。

领导永远不会满足,贪得无厌,但是矮个里面挑高个,认为张一谋至少像样一点。

宁昊那会儿被总菊折磨一番,已经意识到自己走一步不能看两三步了,只顾拉不顾埋,联想到方沂参加个研讨会也能准备个方案,因此有所感。

杨兰循序渐进:

“我知道今年国产影市相当艰难,现在有很多媒体把你推到前面,是危险也是机遇。我采访过大姚,他说中国人似乎不能接受同胞拿到第二名,这样的压力太大……我也见过刘祥京城奥运会后被千夫所指的场面,他当时不能比赛,但不得不比赛。”

她沉声说:“大众对公众人物的喜欢,有许多不自控的幻想。再优秀的人也无法满足永远膨胀的幻想,你会有心力交瘁,感觉无法承担这样的荣誉……有那一天吗?”

方沂:“导演这个行业比较特殊,不像职业体育,环境相当封闭。导演是需要大量和各个行当人员打交道,懂得人情世故的职业……所以成熟导演调节力很强,就算我有那一天,也只会坦然接受。”

——他吗的,陈恺戈扑成那样,还不是活的上好。导演脸皮厚的很,这问题真是无聊。

杨兰又问:“怎么会想到拍战争片?其实年轻导演拍战争片,能做出成绩的很少,是什么促使你拍摄抗美援朝的?”

方沂再次搬出了“中国往事”这个招牌。

第519章牛顿三定律】

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往事”系列,就是方沂目前为止的定鼎之作。再往后数几十年,哪怕他更发达了,这也会是他青年时期的代表作。

假如翻到了一百年之后,未来的教科书上提到了方沂这个前人。那么在那本每句话都代表了无数惊才绝艳之人一生的教科书上,对方沂的标签,也许就是这个“中国往事”系列了。不会是他的百亿身家,不会是他的容貌,不会是他的票房——以时代的尺度来评判,以上的东西都太肤浅了。

只有作品。

所以他上节目要宣传,不上节目自己也主动宣传,无论是在《杨兰访谈录》还是《福布斯》,他总是会提到这个系列。涉及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即便是云淡风轻如方沂,也不得不拿出点功利心来。

杨兰也给了他时间去叙述:

“‘中国往事’是很大的命题,我想你需要拆解一下你的想法,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知道你的努力……我知道它一定是你很骄傲的事情。”

方沂沉思了几秒钟,说:

“‘中国往事’系列不是一部片子,像你说的那样,这是很大的命题,一部片子没办法去叙述完……而中国拥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恐怕穷尽一生也没办法讲到位,所以我把目光放在了建国后的几十年。就算是这样,我也不得不花了好几部片子,好多年,才稍微有点信心了。”

杨兰:“教科书上有古代,近代,现代的划分……你选择了离你最近的时代?”

“是。”他继续道:“‘中国往事’,不是民国往事,也不是封建王朝的往事,而可以理解为新中国的往事,是我们这个民族进入现代社会后发生的故事。《情书》、《重返十七岁》、以及正在拍摄的新电影分别反应了不同时代人物的思潮,他们是什么样的故事,他们所在什么样的社会,我想未来的人们追溯过去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这几部电影……我的技术、能力有限,这个系列一定不是很完美,但我希望它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方沂说:“几亿票房,十亿票房,几十亿票房……这些东西是当前的小成绩,其实以后的人不会在乎,他们在乎的还是电影本身的价值。而这个价值要到未来了,成为今天时代的一部分了,才更能显现出来。”

杨兰开玩笑:“方沂,你老是提到未来,那要是很远的未来了呢?比如人类灭绝了的未来,你拍的这些东西还有意义吗?”

“凡是存在就有意义……”方沂说的兴起,比划了起来,“你看啊,人类灭绝了,地球上来了一堆外星人,他们这吭哧吭哧刨土,啊,或者是用其他技术——我不知道他们那时候会怎么样考古啊。反正就探测到这个星球诞生过文明,文明里有过我们,而我们的某个时间点上有那几部可供参考的代表影像资料,即便外星人看了也说,拍的不赖,原来这地方是有过艺术的……祂们不知道是我方沂拍的,也不可能崇拜我,我早就化成了灰,但我已经太满足了。”

杨兰吃了一惊,她原本整个人是微微陷在自己高脚凳上的,这是一种稍微散漫的态度,随着方沂的解释,她逐渐往前倾,而且情不自禁的忘了呼吸。

方沂那话有点哲学性了,而且充满了艺术者的妙趣。属于创作者的最顶级自我精神实现。

有点像刘慈欣某科幻故事:外星人清扫星际战场,随机抽查遇上的星球文明等级,抽到了地球,而地球的幸运代表就是一堆刚学了牛顿三定律的农村娃,这群农村娃把牛顿定律献上去了,外星人因此觉得地球文明等级合格,没有用“奇点炸弹”把地球炸碎。

科幻小说,幻想文学的一种。说难听点,就是yy文学,和小时光恋曲写的小说大多时候起到同一种消遣作用。在这故事里面,人类的大恩人是那堆农村娃和教他们知识的乡村教师……但是!提出了三定律的牛顿得多牛逼啊。

牛顿活着的时候,想过自己会这么牛逼吗?

方沂想做这样的伟人呢。

最新小说: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末世重生:我带全家狂卷亿万物资 白月光回来后夺了朕的位 惊,小娇夫竟是无情黑莲花 病美人眼红声颤,殿下哄诱成瘾 被抱错后,我成了所有人的白月光 我真不会演戏啊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将军和他的冤家殿下 心动有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