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沂:“那个卓为不是盯着我吗?最近似乎没什么消息?”
真姐脱口而出,“也许是还不够大……总之,真的要注意。”
————
俞非虹拍完《爱有来生》后休息了一整年,她家世不错,对事业发展比较任性。
今年以来,俞非虹收到各种电视剧和电影片约,她通通推掉,反而想参演方沂的电影。
两人聊了下近况后,俞非虹直言:
“现在想来,《爱有来生》那电影很大程度上都靠你帮我掰过来了……因为我自己尝试着再去拍那样的片子,再挑战自己,可是当我回想起导演的那段时间时,我恍然大悟……”
“我终于知道有一条线把我牵住了,让我按照他的答案去走。我以为是我在拍,其实我被引导着拍。”
俞非虹并不喝酒,方沂给双方倒上茶,歉意的对她饮了一口。“不好意思。”
俞非虹不觉得耻辱,“我原本也喜欢那个小说,喜欢那个故事,做梦也梦到……你拍的很好,赠了我一场名利,不需要觉得抱歉。”
她看着方沂眼睛,“不过这次想从旁观者的角度学习,我有这个机会吗?”
“俞姐想做导演?”
俞非虹却摇头,“我什么也不想,什么有趣我做什么,现在我觉得你的剧组会有趣,仅此而已……至于片酬什么的,你随便开。”
话既然到这里,方沂自然不得不用俞非虹了。
他们谈论电影的剧情,电影背后涉及到的深意、即将应用到的新技术……文艺中年大萝莉非常喜欢这种“阳春白雪”的坐而论道,略显崇拜的望着方沂,心情愉悦。
和俞非虹聊天,对于方沂来说也是久违的放松。
当谈到“小太妹”这个角色时,俞非虹建议,“方沂,其实我脑袋里想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叫柳蜜,你认识吗?”
“认识。”
“太好了,她就像你说的角色,像是走出来的真人一样。我现在推荐她,并不是因为她是京影的,我已经离职很久了,学校也不会感谢我,不像你还是学生呢……”
两人都大笑。
离别时,方沂忽然问俞非虹,“怎么会提到柳蜜?”
“她很有名气。”
“很有名气吗?”
“在这年纪,真的很有名气。看来你不太认识柳蜜,大概是你太高了,而你又总是往前看,不往后看。”
在方沂还来不及说时,俞非虹又开玩笑道,“假如你真让小女生来演你的电影,就不要多和她说话,也不要太照顾她,你这样的人,稍微给一点甜头,女人会想很多,梦里面也会梦到,要是这样提高了她的选择标准,以后就再也看不上别人。”
方沂随口道:“怎么会这样说,俞姐你看过类似被耽误的后辈吗?”
俞非虹眨了眨眼睛,微偏着头,余光瞥向方沂,显得很俏皮。
既是笑,也是叹,“这是我过来人的告诫。”
她又抿嘴笑,“不知不觉,竟然和你聊了这么久,真是麻烦你了,我先告辞了。”
第341章偶我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
方沂采纳了俞非虹的意见。
随后,《重返十七岁》的剧本初稿交给总菊审核,电影即将开机。
所有国产电影在拍摄之前,必须把本子交上去审核,通过后才能开机器,否则算没有授权。拍摄过程中允许一定程度的再创作,但原则上不能过多。
当电影完成后,无论有没有任何新的创作,必须交上去再审核一次,这是双保险双补丁。
任何一个环节没有通过,就不能取得龙标,电影就是黑市电影、地下电影;而导演也会成为不被承认的地下导演,前途受限。
这个双保险规则源于方沂的老师兄张麻子,《鬼子来了》那部电影是导火索。
当时还不需要先提交剧本,因此姜纹在上峰眼皮子底下拍了一部禁片,并在审核不通过后,跑到戛纳打游击战,实质上向全世界公布了自己的电影。
吃水不忘挖井人,从此每一个拍电影的导演都要“感谢”张麻子的大缺大德。
导演们再创作的风格也不一样,拿国师和姜纹举例。
前者写了八九分的本子,基本按照预定计划来,因此可以多线操作,在拍摄之前,真正的电影已经在他脑海里演过了一遍。
而后者自称写了四五分的剧本就开始拍,剩下一半成不成全看天,拍一部就难产。
方沂介于两者之间。
《重返十七岁》会用到相当部分的特效镜头。原定的故事情节可能现有技术做不出来,他没有敢把剧本写的太死。
一月份的第一个周末,刚从医院出来的方沂,直奔base公司。
和老克寒暄之后,base的人用机器扫描方沂的脸,构建三维模型。很快,电脑里出现他脖子往上的一整张脸。
接着,他开始做表情,并按照指示进行动作。
“拿笑这个情绪举例,我们把你的笑分为十三个档次,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