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流程是先行叩拜父皇明煦帝,而后由内赞官接引下,前往大殿前的丹陛上行跪拜礼,平身后乐止。
李时居小心地踮起了脚尖,在不引起御史注意的前提下,伸着脖子张望。
本想观赏尊贵的太子殿下是何等仙人之姿,只可惜奉天殿燔炉檀香燃烧,烟雾缭绕,直到整个仪式结束,仅能看见一个矜贵而不失清雅的轮廓。
但是从前排内赞官员脸上的震惊和惊艳来看,心上人今日的风头,应当不比她连中三元那天少。
跪拜礼结束后,皇太子重新回到奉天殿内,接受册礼。册宝官跪读立太子之诏册,出圭,复位,这一套流程下来之后,才勉强算结束。
然后内使们还要抬着册宝亭从奉天门东门出前往西道,在仪仗和鼓乐的前导下,诏书在午门外开读,以昭告天下。
到了这个时候,皇太子于外朝奉天殿受册封完毕,文武百官也就可以退场了。
同僚们站了一上午,被夏末的阳光晒得睁不开眼,迫不及待出宫回家。
而李时居有一种专门去看偶像却扑了个空的失落感,只好缓着脚步、一步三回头地留到最后。
终于,站在丹陛之上的那个人朝她所在的方向投来一眼,旋即就被内侍官们引着入内宫拜谢。
李时居总算心满意足,顺着队列末尾出宫,一路上还在猜测——
崔皇后仍在幽闭之中,那么中宫大殿上设着的大概是慈安太后宝座。
和妃曾是太后的宫女,对于明煦帝选中的这么一位皇太子,太后她老人家应当是满意的吧。
接下来一段日子,太子殿下忙得更是脚不沾地,比如要择日太庙恭谒先祖,要接受宗室的拜贺等等。
除此之外,大皇子再不情愿,此时也得往川庐送上贺礼,文武百官还得向太子进庆贺表笺。
李时居跟着翰林院的官员们,公事公办地往暂做东宫的川庐送了表笺,不过私底下,还是不时查看隔壁小院的灯火,以及时里递上稻种改良方案。
等了小半个月,这日李时居从翰林院回来,吃完饭梳洗过后,川庐别业二层小楼的灯火终于久违地亮了起来。
她没多思考,拿起稻种改良方案就奔出院门,出门左转,一个路口之隔,终于站到了那扇黑漆大门前。
心怦怦跳得飞快,她有一种预感,那人今夜也在这里,在这里等着她的到来。
紧张到手心冒汗,她在衣摆上蹭了蹭,才惊觉自己出来得太匆忙。
洗漱后换上的寝衣没来得及更换,轻薄地贴在身上,就算出门前急匆匆寻了个披风,也难以掩盖束胸布难以掩盖玲珑曲线。
回去换件衣服么?可是人都已经走到这儿了,再折回去,多少有些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