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要把最需要而且战斗力最强的兵力兵器编给追击部队,并尽量多携带油料。追击要勇往直前,随时准备战斗,并进行不间断的侦察。每赢得一刻钟的时间都十分珍贵,都可能对作战行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只有追击才能获得全胜!
防御和退却
防御的目的是粉碎敌人的进攻。只有能赢得时间或为集结兵力创造了条件,以便尔后转入进攻,防御才是成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阶段,主要是机动作战,到了最后阶段又变成了阵地防御,防御者曾不惜任何代价守住阵地,因为当时还没有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兵力兵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以一方的大举进攻开始的。德军由于实现了摩托化,最初也曾获得赫赫战果,只是在几个战线同时作战以后,野心勃勃的德军才遭到挫败。在这次大战中,很少能转入稳固的阵地防御。交战双方都不止一次地以密集的坦克突击突破了对方的防御,然后又转入全线的机动作战。战区的范围实在太大,要想建立起一条防线,以对付不断增长的进攻兵力,是十分不易的。我军的防御地带通常只由一些薄弱的抵抗地区组成,重武器数量极少,经常是只能建立几个支撑点,在敌火之下难以守住支撑点之间的地段。由于快速预备队的兵力较弱,为完成纯防御性的任务,常常要动用坦克师,而坦克师是为执行进攻任务而建立的,不大适合执行防御任务。
后来,坦克越来越多地当作防御兵器使用。只要哪里的防御被敌突破或出现危急情况,就要立刻把坦克派去。这时,采用了所谓的“消防队战术”,作战的主要形式是有限目的的进攻。不断地把坦克投入战斗,以恢复原态势——击退楔入的敌军;或当敌人突破防线时,将其包围、歼灭。战争最后两年参战的坦克兵,几乎没有遇到过在兵力上压倒敌人的情况,更谈不上不断前进了。一位年轻的军官于一九四四年七月写的一封信中恰当地表达了前线坦克兵的感受:“从去年开始,我们在东线经常受到敌人的袭击。我们时常感觉到,似乎退却是自古以来唯一的作战形式。”
当然,在个别地段上,坦克也曾恢复过态势,但是损失之大,甚至使他们没有能力再去完成最适于坦克执行的任务。战争的最后几年,德军想由防御转入进攻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早已是力不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