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烬 作者:vallennox
3)和他们沟通,除了莫顿,没有人知道“月桂”长什么样。每两周一次,尼克会检查设在一条小巷里的死信箱,那是一条两头都不通往大街的窄巷,左边是一家土耳其餐厅的厨房,右边是一栋六层住宅的后门,用砖块和水泥堵上了,只剩下门的轮廓。门边的花槽还在,五个花盆挤在里面,左起第二个后面丢着一个压扁了的烟盒,脏兮兮的,商标已经褪色得看不清了。如果花盆上没有标记,那尼克就会径直走开;假如花盆上有一道粉笔线,那意味着“月桂”在烟盒里留了缩微胶卷,尼克会假装系鞋带,或者假装弄掉了钥匙,蹲下去,擦掉粉笔痕迹,迅速把烟盒塞进口袋里,带回柏林联络站。
1972年7月16日,“月桂”在花盆后面留了一张撕坏了的电影票,背面用铅笔写着“十一点半与马蒂亚斯叔叔有约,必须带上猫咪”。“十一点半”指的是“即将”,“马蒂亚斯叔叔”指的是莫斯科。“带上猫咪”是一个不祥的信号,意味着“叛逃”。
莫顿拿到电影票之后接连给兰利发了四五封电报,催促总部立即批准将“月桂”送出柏林的行动,然而总部犹豫不决,认为没有迹象表明“月桂”暴露了,如果他现在突然消失,等于坦承自己是个间谍。
“经讨论,驳回请求。”最后一封从总部来的电报这么写道,“‘月桂’应如常前往莫斯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七月某天,“月桂”动身前往莫斯科,中情局始终没有查出到底是哪天,克格勃很可能篡改了乘客信息,也可能直接把“月桂”押上了一架军用飞机。无论如何,他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有再出现在任何地方。
“月桂”送来的最后一批胶卷拍摄的是会议记录,其中两次提及位于莫斯科郊外和新西伯利亚的实验室,却没有给出邮箱编码。四月份刚刚启动签署仪式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占了更多篇幅,从会议内容看来,莫斯科并不打算遵守《公约》。这份会议记录最后附上了即将派往海外访学的苏联研究者的名单,大部分是微生物学家或遗传学家,回国后极有可能从事生物武器开发。
名单上的倒数第二个名字就是米凯尔·伊利亚索夫,又或者,用他后来更为人所知的名字,燧石。
第3章 .
“燧石”是尼克的人,这是没有争议的,虽然从书面文件来看,“燧石”的管辖权在军情六处手上,但这些书面文件唯一的作用是保护六处所剩无几的自尊心罢了。
根据伦敦和柏林大使馆之间的电文,俄语翻译“尼古拉斯·彼得森”比伊利亚索夫早两天——也就是1973年3月22日——飞抵伦敦。“彼得森先生”的工作内容包括“必要的文书翻译,会议翻译和其他随行活动”。兰利和伦敦站之间的电文更直白一些,注明尼克的任务是“接触、评估并拉拢m. 伊利亚索夫,如有可能,招募其为线人,取得关于苏联生物武器研发的情报。”
伊利亚索夫并没有给尼克留下很深刻的第一印象,他和尼克想象中的学者没什么两样,眼镜,灰色风衣,穿旧了的衬衫,肩膀略微有些前倾,常年伏案工作的后果。尼克举着写有名字的牌子在出口等候,他事先见过照片,但那个不起眼的微生物学家可以轻易地淹没在人群之中。是伊利亚索夫先看到了尼克,有些畏怯地走到他面前,用英语向他问好。
“你好。”尼克用俄语回答,“很高兴看见你安全到达,我是尼古拉斯·彼得森,你的翻译。”
“你的俄语讲得非常好。”
“我是俄罗斯人——至少我的家人是,我能帮你拿行李吗?”
“谢谢,彼得森先生。”
“叫我尼克就好。”
伊利亚索夫从来没有叫过他“尼克”,而是称呼他“尼古莱”,也许是不太熟悉盎格鲁萨克逊姓名,也可能是单纯不想用英语化的昵称。除了家人,从来没有人会这么叫尼克,他考虑过向伊利亚索夫指出这一点,最终没有这么做。“拉拢”,电报里是这么说的,不是推开。要是伊利亚索夫在这个远离莫斯科的陌生国家里需要一个尼古莱,就给他一个尼古莱。
尼克同时饰演着翻译、司机、向导和周末钓鱼搭档,从不问起伊利亚索夫的工作,谨慎地选择诸如鱼饵制法、诗歌和食物之类的轻松话题。伊利亚索夫比他更小心,很少用超过五个单词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几乎不发表任何个人意见,像是害怕被偷听并记录下来似的。尼克至少三次以各种名头邀请他晚上外出,都遭到礼貌的拒绝,谢谢,尼古莱,但我感冒了;我很乐意去,但我今晚实在不能离开实验室。这位微生物学家只会在剑桥停留九个月,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过去了,尼克依然在伊利亚索夫筑起的高墙外面绝望地跳来跳去,试图瞥一眼里面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