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与圣徒 作者:浪山
点评几句。
直到他翻到最后一张,36号——摄影2班统共只有35个人。
李与雀挑眉看向学委。
学委举手说:“老师,比起我们自己的作业,我们更想知道你是怎么看这幅作品的。”
班里涌起一小股骚动,有人认出了是谁的片子,开始窃窃私语,剩下的都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看,这种神色,显然是不怀好意的。
李与雀看到它底下挂着的题目是《辣椒11号》,非常青涩但是又相当活泼的致敬,他觉得有点好玩了。
他扫了眼班上——难道你们都以为我看不出来这是陆端宁的片子?
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说:“致敬了爱德华·韦斯顿的作品,非常出色。不过希望他不是‘f64’小组的疯狂拥趸者,不然我还怎么给他上画意摄影这节课?”
学生一阵笑声。
李与雀也没想到,他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亲眼看到陆端宁的作品,确实像王老师说的,这种创作热情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下课后他没有回家,转而坐车去了废城区。
废城区不同于贫民窟,即使它同样是流浪汉、无业游民和各种边缘人士的聚集地。在一部分重口味小众美食爱好者眼里,它还是隐藏在喧哗场里的美食街。
因为确保食品安全的需要,工业机器人基本垄断了餐饮市场,他们可以模仿出别无二致的口味,又能通过最严苛的食品质检,也就成了大部分人的首选。
但也是因为这个,曾经靠美食餐饮发家那一批人被现实越驱越远,只能在废城区安家落户。
也算是绝处逢生,一家主流媒体专门就这一现象发了专访,大篇幅描述在机器人的阴影笼罩下,废城区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最后记者在结尾煽情道: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了,我们的同胞和他们亲手做的那些有人情味的美食被这个时代彻底放逐。难道机器人会更懂什么是佳肴?更懂一道菜之于人的全部意义?我只希望,那些过去的人们曾经口口相传珍而重之的东西,能被一个活生生的人传承下去,我希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能够生生不息。
嗅觉敏锐的商家果断在废城区开发了一条美食街,举起了人情味这面大旗,吸引了一大批小青年的注意力,这才让那些人得以苟延残喘。
李与雀熟练地在巷子里穿梭,最后停在一家“陈记宵夜”的店门前。
这是用车库改造的门店,藏匿在老旧的小区里,格外不好找。
卷闸门和外墙被油烟熏成焦黑色,连到处盖戳的小广告的字迹都变得模糊不清。一股污水正从黑洞洞的门店里淌出来,汇聚在不远处的下水道口,温养着阴影里一撮长势喜人的青苔。
一辆小黄车停在他身后,外卖小哥看到他,语重心长道:“兄弟,换一家吧,这你也敢吃?”
李与雀:“……”
“啧。”李与雀恶劣地想,“我要是把陆挽晚带到这里来,让她看看她都吃的什么东西,她该恶心哭吧。”
他看了店里忙碌着的那对夫妇一眼,再绕着这个小区打转逛了个遍才打算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