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厨子和林大个儿也都凑了过来,四个人不敢在这里再作片刻停留,绕过大虫子,退出了这个小虫子到处乱爬的虫窝子。
临走的时候,金神仙不忘拔下仍然插在虫子身上的那把银色小刀,捡起我们扔在地上的张厨子的背心,将刀擦拭干净,入了刀鞘,收将起来。而我的那个背包,已被沾染了太多污秽,即使没有被虫子吐出的液体完全烧烂,也已经没法捡回。
刚才大战红色巨虫,虽然前后不过几十秒,但大家都消耗了大量体力,逃出洞口之后,全都仍然心悸不已,林大个儿、张厨子和我有些无精打采。
金神仙却抿着嘴,面露笑容。
张厨子忍不住问道:“神仙,咱几个差一小点儿就变成虫子屎,你怎么还这么高兴?”
金神仙却摇晃着脑袋,道:“神仙我有两喜。一喜当然是劫后余生;二喜,嘿嘿,众位孩儿已经远非两日前可比,修成正果指日可待。有这双喜,难道还不值得高兴?”
我听着金神仙的话,心里莫名产生了一种自豪感。其实,之后的经历,有好多时候危险程度都远超面对红色巨虫的这次。然而,四人合力战胜巨虫的记忆,在我的心里却始终清晰如昨日。因为,从我内心的感觉,这次是我巨大变化的开始。但是,至于变化了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那种红色巨虫,我一直认为世界上肯定没有其他人见过。可后来,一次翻阅闲书,无意中却发现了关于一种沙漠生物的记载,像极了这种虫子。书中说,在蒙古戈壁中,有一种巨大的血红色虫子,被称为“死亡之虫”。它们形状怪异,态如牛肠,没有食物时可以吃一种特别的石头维持生命。“死亡之虫”的最显著特征,是长在一端的巨型口器,其中会喷射出强腐蚀性的剧毒液体,而且液体的毒性和腐蚀性与虫龄成正比。也就是说,虫子活的时间越长,个头儿就越大,喷出的液体腐蚀性和毒性就越强。戈壁上的牧民认为,“死亡之虫”是一种魔物,甚至不敢提到这种虫子的名字,以免使自己受到诅咒。至于我们见到的红色巨虫到底是不是戈壁沙漠中的“死亡之虫”,我却也弄不清楚。
从虫窝子出来,我们一直回到之前的岔路口处。如果继续往回走,就退回了那个有大香炉的“逆转太极”。而如果不回去,就只能去另一侧狭窄难走的通道。金神仙和我们商量了一下,大家都同意后一个选择。只是张厨子有点不大乐意,说通道太窄,千万别让带尖儿的石头划开他的肚子。
我们见虫子已经不可能追过来,就在原地稍微休息了一下,重又钻进那个如同山体中的缝隙一般的通道。
进去之后,空间时大时小,看不出丝毫有人进来过的痕迹。我们挤、钻、爬、跳等并用,走了没有多远的距离,大家就都傻了眼。不是因为无路可走,恰恰相反,是因为可走的路太多。
这通道里面如同蚂蚁窝一般四通八达,几步就是一个岔路,选择其中的一个走进去,没多远又会出来岔路。
就这样,过了有三四个岔路口,金神仙就把我们拦了下来,告诉我们不能再往里瞎撞了,否则非得迷了路困死在里面不可。
“可是,要是不走,不照样困死在这里?”张厨子揉着被石头挤疼了的肚子说。
金神仙想了想,道:“走当然要走,只是不可乱走。”
接着,他低头捡起一块小石头,说了两个原则:一是每次遇到岔路只走左边的,二是随时用石头在路过的石头上划上印记,作为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