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看,以前你两个嫂子过门之前,你们相处起来没问题吧,结果呢?”
钱晓茹很是不服气:“那是我俩嫂子都特别小心眼,见不得别人好。”
钱母却拍着她说:“你啊,妈跟你说,嫁过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跟婆家相处跟还在娘家时候可不一样。”
“你嫁过去之后记得手脚勤快点,嘴巴也甜一点,对两个小姑子好一些,左右她们都是要嫁出去的,别因为一点小事情闹得不愉快,最后反倒是坏了你们夫妻俩的感情。”
钱母还说:“幸亏你大嫂早没了,你嫁过去只有小姑子,没有妯娌,肯定轻松许多。”
最主要还没有婆婆,钱母觉得没婆婆这一样就省心太多了。
钱晓茹不太信这话:“我觉得小西小北都挺好的,瞧着不像是双面人。”
钱母无奈道:“她们就算是再好,你一个新嫂子进门也会多少有矛盾,有时候饭桌上谁多吃一口,谁少吃一口都能干起来。”
“就说阿南那个三妹吧,人机灵,脑子灵活,听说还是个暴脾气,到时候她要是说话不好听,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头去,也别跟她吵吵。”
钱晓茹听亲妈这么说,一时也是心里头没底,忍不住问:“妈,真的会这样吗?”
“哎,新媳妇最难当,以后你就明白了。”
钱晓茹噘起嘴巴:“我觉得你在吓唬我。”
钱母瞪了她一眼:“你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临了又说:“不过妈这话是让你让着小姑子一些,可他们要是太过分了,那你回家跟妈说,到时候妈替你出头。”
钱晓茹一时不知道是感动,还是无奈,最后搂住她撒娇道:“妈,你真好。”
因为亲妈的婚前辅导,再想到自家两个嫂子确实是很难相处,以至于钱晓茹刚嫁进门的,心里头也惴惴不安,生怕得罪了小姑子。
可等真的进了门,相处了一段时间,钱晓茹就知道她妈想错了。
对比婚前,两个小姑子只有变得更好相处,根本没有对她挑三拣四。
家里头大伯不爱管事儿,大大小小基本都是两姐妹管,但她们却从来不对二哥家的事情插嘴。
倒是有啥好吃的,好喝的,她们从来不背着自己,都是拿出来大家一起吃。
时间久了,钱晓茹一颗心彻底放下来,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多了两个小姑子,而是多了两个亲妹妹。
三个孩子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却被教导的很好,也爱玩爱闹,但很有分寸,从来不像她娘家的几个侄子,闹起来谁说都没用。
出嫁之前,钱母还特意叮嘱过女儿:“老顾家毕竟在乡下,吃的没有咱家精细,他们家有什么你就吃什么,要是真馋了就回来,妈给你炖肉吃。”
她到底是担心老顾家家底跟不上,逢年过节看着菜色还好,平日里肯定跟不上。
他们家女儿又是个爱吃的,到时候新媳妇进门挑三拣四的,可不得把全家人都得罪了。
钱晓茹听了,进门之后很是克制。
但是慢慢的,她就发现不对劲了。
老顾家不是吃的不好,而是吃的太好了,这天天大米饭炒鸡蛋,每顿饭都得起油锅,隔三差五就能吃到肉不少,顾明西顾明北姐妹俩,最喜欢的就是变着法子做吃的。
家里头时不时还有水果,有时候是自家菜园子种的,有时候是工厂里发的,有时候不知道哪儿来的,反正顾明南就塞给她吃,许多新奇的她都没吃过。
甚至她还见过一次大伯子下厨,做出来的饭菜居然很不错。
他们家在镇上还算是条件好的,因为家里头负累少,她妈也舍得吃,可现在对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有顾家人打样儿,钱晓茹鼓起勇气,试着蒸了一锅萝卜丝夹肉的大包子。
钱晓茹原本想试探一下,看看顾家人会不会觉得她太浪费了,毕竟在娘家她妈肯定不舍得大白面一顿造了那么多。
谁知道端出来后,老顾家谁也没多问一句,直接上嘴吃。
吃完了,顾明东表达了自己的高度赞赏,从此之后,老顾家隔三差五就蒸一锅包子吃。
钱晓茹也彻底放开了拘束,等她回家一说,钱母也啧啧称奇,转身就跟钱师傅说自家女儿眼光好,一眼就瞧中了顾明南。
男人出息的不少,上进的也不缺,但家里头还这么清净,上上下下都好相处的,那可实在是太难得了。
家里头相处没矛盾,夫妻两个的感情就更好了。
顾明南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人人都想着娶媳妇了,媳妇可不只是用来暖被窝的。
自家媳妇说话好听,脾气也软和,连打他都是轻飘飘的,如今他在外再苦再累,回到家也是有人疼的男人了。
娇妻在怀,顾明南每天都是精神抖擞的。
如今他每天载着钱晓茹上下班,夫妻俩同进同出,就跟连体人似的,黏糊的整个上河村都知道小夫妻感情好。
顾明西已经不肯跟他们一块儿上班了,她宁愿骑着顾老二淘汰的旧自行车,比他们晚一些出门,省得一路上都得听他们亲亲热热。
顾明南可不管她,他才不怕别人说,甚至觉得被人说妻管严是一种光荣。
就像是现在,家里头大南瓜结的太多,顾明东让他跑一趟,往顾三叔家挑一筐去。
顾明南答应了一声,临走却把钱晓茹一块儿拉走了。
小夫妻一走,顾明西忍不住打趣道:“大哥,你瞧老二那样儿,一分钟都不肯离开嫂子。”
顾明东倒是乐见其成:“他们俩感情好还不好?”
“是挺好的,终于不会有人老烦我了。”顾明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