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疙瘩端上桌,刘明和唐婉秋面对面而坐,唐婉秋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因此在饭桌上她和刘明商量着入户籍的事情。现在户籍管理不是很严格,因为地域和通讯的缘故,户籍遗失的也有很多,想加入当地的户籍只要有介绍人和一定的银钱就是可以落户的。在这个人口就代表生产力的大部分区域,是很欢迎越来越多的人落户籍的。当然立女户是困难了点,所以她的想法是落户挂到吴家村刘家。
当然很多人其实都会选择不落户,这样还能避开一份税钱。可是她好歹是社会主义国家出来的人,没有户口总心里没着落。况且,她的身份本就是伪造的,不经过国家承认,十分忐忑,所以哪怕多花点钱,每年要多交一分税,她也要去落个户。
只是怎么落户,这个她不太明白。这个也当做任务,让刘明下一次进县城再问问。
刘明十分开心的表示会尽快完成任务的。对于唐婉秋落户到他家,跟他真正成为一家人,刘明抱有十二分的积极,恨不得明天就能办好。
刘明开心的吃完晚饭,自觉的收拾碗筷进厨房,就主动在院子里一边给菜园松土,一边大声背诵之前看的文章。松好土,在院子里溜达了几圈,又跑去厨房烧水准备晚上洗漱。
唐婉秋吹着晚风,手里摇着一把蒲扇,呼吸着格外清新的空气,闻着熏艾草防蚊子的香味,远处的蛙鸣伴着清朗的背诵声,眼前是少年人在院子里忙忙碌碌的模样,远处是天上星星的闪烁。很多年后,她还会回想起这样的时光,虽然前路未明,却有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安宁。
刘明为了尽快帮姐姐打探,不到十日就抄完了拿到县城上去交书,又去找了王兄细细的打探了熙朝的户籍政策,怎么落户怎么操作才高兴的回家。
于是第二日唐婉秋就同刘明一起带上五十两纹银,唐婉秋还去村口买了一条猪肉再包上一匹布和两盒点心去到村长家。
吴家村村长就是吴大富的兄弟,也兼任里正。唐婉秋曾经也来他家帮厨过一次,知道他家娘子很说的上话。
村长家是村里顶好的青砖红瓦房,处在村里溪流上游的地方,从外头看到青砖的围栏十分气派,敲门后是帮佣的老仆过来开门,看了一眼刘明和唐婉秋以及他们拎着的东西。喊了一声:“老爷夫人,刘家小子和他表姐过来了。”就侧身让开了门。
唐婉秋带着刘明往院子里走,院子很宽阔,一边种了不少菜,另一边是口井,再远一点看得见是一个鸡舍,里面扑腾着不少鸡。屋檐挂了不少玉米和腌肉,唐婉秋有些羡慕这硕果累累的院子,就是鸡屎味有些难闻。
还没走进门,出来一名四十多岁的妇人,未语先笑:“人来就可以了,还带什么东西送什么礼,忒气了。可是有事?”
唐婉秋知道这是吴村长的媳妇,生了两儿一女,大儿子在料理家里的家事,手腕十分了得,小儿子考上了秀才在县里官学苦读准备考举人,女儿是幼女,今年才十二,就出落得亭亭玉立,知书达理。因此在家里腰杆子很硬,十分说得上话。为人也比较心直口快,热心快肠。
村里妇人说起她也都是掺杂着羡慕嫉妒,但是排遣她不好的少。就连那最嘴碎的几个妇人也只是酸几句她有几个好儿女。
唐婉秋笑了笑:“吴嫂子还来亲自接我们,实在是受宠若惊。我想着自己初来乍到总得来村长家拜访拜访,刘明这孩子呢,幼年失怙也没个长辈指点,总闷在家里闭门造车,我这不听闻吴小先生从县城里回来休假,特意也带他过来感受下秀才老爷的风采。也没带什么东西,我们也没什么能力送礼呐,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心意,吴嫂子可千万要笑纳。”
吴嫂子平生最得意的就是有个秀才公的儿子,闻言脸上笑开了花,怜爱的看着唐婉秋身后的刘明,拉过他的手说道:“是呢,孩子可怜的,这么小就没了父母,幸好这是你过来了,不然好好的孩子都不知道怎么活了。看这眉清目秀的,定是个读书种子,婉秋啊,你可得好好照顾着,说不定啊也能给你考个秀才公呢!”